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網報道
?
許昌煙機公司外景
2008年,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從擅長的卷接機組業務領域退出,轉而從事濾棒成型和輔聯物流設備的開發。六年來,許昌煙機人經歷了企業發展的重大轉變。
從零開始,必然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也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正如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彥嶺所說:“許昌煙機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企業轉型史。我們在探索中成長,在探索中收獲,在探索中蛻變。正是由于我們一步一腳印的扎實步調、專注執著的不懈努力,才促使企業在生產、研發、服務等核心能力上實現穩步提升。”
探索“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管理模式
曾經的許昌煙機公司,卷接機組業務是“拳頭產品”,占整個企業銷售額的80%。短短幾年時間,許昌煙機公司就完成了由卷接機組到濾棒成型與輔聯物流設備的成功轉型。
“現在,一個用戶即使只要一臺產品,我們也要生產。”許昌煙機公司副總經理張松軍這樣告訴記者。伴隨許昌煙機公司產品轉型的不斷深化,“多品種、小批量”的經營模式給許昌煙機公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在裝配車間,裝配分廠副廠長蘇宏延指著一臺ZL27設備說道:“原來裝配是典型的‘一人一機’模式。現在隨著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裝配人員不僅要能夠裝配ZL27,還要不斷適應ZL26C、ZL28、ZL29等不同型號設備的裝配要求。”
去年3月份開始,許昌煙機公司對194名裝配人員分4批進行了培訓,培訓機型包括ZL41、ZL26C、ZL43等型號濾棒成型機和ZJ19B卷接機組,使他們由原來的“專職專能”變成現在的“多面手”。
如果說技術人員的轉變緩解了生產模式的壓力,那么“柔性裝配”模式的應用,則直接帶動了生產模式向精益化管理的變革。
所謂柔性裝配,是將多個獨立加工的生產單元(設備和人員)聯合起來形成柔性生產線,通過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及配送計劃,實現單機在生產單元按節奏有序流轉。
“‘柔性裝配’將ZL26C的裝配周期從60天縮短到14天,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技術分中心副主任葉松濤介紹道,“今年,我們將‘柔性裝配’線增加到三條,以更好地適應生產精益化的要求。”
在經歷了“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之后,如何更加快速響應市場、滿足用戶需求被迅速提上了日程。許昌煙機總經理董秀明說道:“下一步,我們在多元化產品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從單一的產品供應商到系統集成供應商轉變。”
董秀明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許昌煙機比作一家裝修公司,現在我們在向客戶提供裝修的原材料,將來我們打算根據客戶的需求,為他們提供裝修設計方案,也就是概念設計理念。”
走出適合自己的技術研發道路
2013年10月23日,許昌煙機公司廠房。
每個人臉上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YP19裝封箱機、FY36費煙支處理機、YJ36濾棒裝盒機等新產品項目順利通過集團公司在江蘇南通組織的項目驗收。
“濾棒成型和輔聯物流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說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點都不為過。”許昌煙機公司副總經理王向東對記者說。
“專注執著,創新無限”。正是秉承了這樣的科技理念,在最初引入了ZL26濾棒成型機以后,許昌煙機公司的技術人員沒有止步于模仿,而是將自身在卷煙機上比較成熟的電控技術應用到ZL26上去,開發出ZL26B型機型,短短幾年時間,又推出全面升級換代的ZL26C機型,市場反響良好。
沒有涉足的領域盡快涉足,已經涉足的領域盡快完善,許昌煙機公司的發展步伐穩健而有力。今年,許昌煙機公司引進的ZL28濾棒成型機已裝配完成,ZL29成型機正式進入裝配;自主創新的聯接設備ZF19煙支儲存輸送系統即將移交用戶試用。
通過模仿、完善、創新,許昌煙機公司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技術研發道路。
這條道路的發展,有強大的硬件作保障:
許昌煙機公司以高效、智能化的裝備為重點,形成了技術先進、具有全面覆蓋核心件加工能力和適應精益生產需要的技術裝備保障體系。2014年,耗時2年、投資5億多元的易地技改項目完成并投入使用,集成化的數字工廠將使許昌煙機公司的制造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條道路的發展,更要有一流的人才為支撐:
當記者問到在許昌煙機公司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制約因素是什么的時候,張彥嶺毫不猶豫地回答:人才。
“我們并不缺乏普通技術人員,而是缺乏掌握高端領域技術的頂尖人才。”張彥嶺解釋說,“在這方面,我們一直在努力,一方面培養自己的頂尖技術隊伍;另一方面招攬高端人才,充實我們的技術隊伍。”
依據客戶需求“量體裁衣”
“許昌煙機公司的銷售模式,是在探索中前進的。”許昌煙機公司副調研員劉學海告訴記者,“以前單純的埋頭生產產品的做法顯然已經行不通了,只有改變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的銷售模式,才能打破僵局。”
為此,許昌煙機公司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對出廠產品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對產品使用的整個過程定期記錄,并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調試和改造。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質是為客戶提供增值性服務,但這種服務本身需要準確的信息采集為支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3年,許昌煙機公司利用ERP系統建立了客戶關系管理平臺,對產品分布、使用、質量等七個方面的信息進行錄入。
“在當前煙機行業完全處于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客戶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多,只有面向客戶需求的勞動才是增值的。”董秀明指出,“必須摒棄‘工時’管理的車間生產模式,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管理思維模式。”
在劉學海辦公室的墻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設備名稱、用戶、時間、狀態等關鍵詞。這是他在制定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方案時將這些內容貼在墻上的,以提醒自己客戶的需求在哪里。
去年8月,許昌煙機公司組織走訪小組,到卷煙廠對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行實地調研,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改進措施。“及時了解并滿足客戶需求,是我們產品推介的核心。”劉學海介紹說,“通過改進、創新工作方式,加強信息采集能力,更新服務理念,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正如在產品生產、研發上的精益求精,許昌煙機公司同樣致力于打造動態、高效、專業化的服務。目前,他們已經建立了從產品調研咨詢、辦理手續到安裝調試、技術改造培訓的一套高效的服務體系,并能夠依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量體裁衣”。
許昌煙機通過生產、研發、服務等領域的成功轉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蛻變。未來,許昌煙機在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濾棒成型和輔聯物流類設備制造基地,在“追趕煙機制造公司排頭兵”的道路上,必將走的更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