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網報道 從制造到“智造”,注定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征程。
作為行業煙機制造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常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在學習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努力追求著從制造到“智造”的蛻變。
無論是國產ZJ116型超高速卷接機組順利通過國家局組織的樣機鑒定,還是完成新型ZJ118型卷接機組(8000支/分)樣機試制……常德煙機公司傳遞技術創新好消息的第一站大多是公司的研究所。近日,筆者走進常德煙機公司研究所,近距離感受這支由78名員工組成的團隊是如何攻堅克難、啃下一個個“硬骨頭”的。
奮起直追,緊跟卷接技術發展趨勢
“中國煙機制造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關鍵。”多年后的今天,研究所所長洪杰回想起企業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依然心潮澎湃。他說,眼下大家都在談“中國夢”,而研究所人的“中國夢”就是實現煙草機械的“中國智造”。
和洪杰一樣,研究所副所長張吉軍對研究所的發展也有著清晰認知:“研究所要想緊跟卷接技術發展新趨勢,就必須在關鍵技術研究上奮起直追。”
近年來,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并積極借助外力,圍繞卷接設備核心技術,有計劃地開展了大量具有前瞻性的基礎性、應用性研究。
“比如新型供料成條機研發和降噪技術研究就是我們在基礎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洪杰說,他們通過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已經自主掌握供料成條機設計的原理和規律,并且該成果已應用于實際生產中。2013年,研究所通過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開展了超高速卷接機組降噪技術的研究,完成了設計指導書及降噪設計方案的編寫。
此外,還有一些應用性研究也在有序跟進,包括多軸獨立伺服驅動系統、卷煙機振動與噪聲、卷煙機工業造型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以及煙絲密度、重量檢測,煙支直徑、外觀檢測、鋼印位移檢測與控制等先進檢測與控制技術的研究。這些研究工作為當前和今后自主開展超高速卷接機組和其它新產品研發做好了技術儲備。
創新驅動,扛起卷接產品發展重擔
“如同一個國家落后就要挨打,一個企業沒有專利也會抬不起頭。”洪杰表示,“無論是保護企業自身,還是保護客戶,均要實施專利戰略。”
在他看來,常德煙機公司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吸收引進、集成創新、合作創新、自主創新等方式不斷研制高新技術產品,豐富和完善產品系列,才有效滿足了客戶不同層次的需求,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競爭能力。
筆者了解到,除了完成ZJ116型超高速卷接機組產品的轉化設計外,研究所還自主研制了卷接細煙支和丁香煙型的ZJ17型卷接機組、ZJ112型卷接機組以及YF27C新型濾棒氣力輸送裝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YF27C新型濾棒氣力輸送裝置的研制,該樣機設計額定發射速度2500支/分,但是樣機驗收時,項目組主動把測試速度一步步往上提升,直到2800支/分時設備依然運行穩定,參加驗收的專家無不給予充分肯定。
“要知道,2500支/分已是目前國外煙機同類產品的最高額定速度。在發射機國產化的道路上,我們已經從最初的測繪仿制,到現在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走在了世界同類產品的前沿。”能夠取得這樣的突破讓洪杰和他的同事們興奮不已。
YF27C新型濾棒氣力輸送裝置的研制成功,進一步提升了研究所科技人員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信心。目前,他們自主研發的ZJ118型卷接機組(8000支/分)樣機已經面世,基于ZJ116型超高速卷接機組技術的ZJ119型卷接機組(12000支/分)已經通過項目論證進入設計階段。而研究所自主開發的多項自有技術和先進電控系統也會在這些產品中得到應用。
“追趕先進水平、實現自主創新的征程絕不會一帆風順。”洪杰深知,與世界先進煙機制造企業相比,自身還有不小的差距,在實現煙機“智造”的路上,他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