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徐州卷煙廠膨絲車間操作工唐森按照作業流程和工作標準,正用鏟刀清除冷端生產環節浸漬器下蓋上的干冰。張健攝
今年29歲的王光輝,是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卷煙廠膨絲車間的一名普通操作工。
進廠不到四年的時間,王光輝已經成為廠里小有名氣的“專利明星”——僅2013年,他就申請專利17項,其中6項已經運用到了生產設備管理中。
作為一名青年員工,王光輝取得如此成績,除了自身勤奮好學、勤于思考以外,還得益于膨絲車間深入推行的TnPM(全面規范化生產維護)活動。
4月17日,記者來到徐州卷煙廠膨絲車間,了解這里的TnPM活動開展情況。
TnPM是以全員參與、規范管理的方式,實現企業設備綜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產率最優目標的管理體系,對于提高企業設備管理精益化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2012年年初開始,根據徐州卷煙廠統一部署,膨絲車間開始推廣TnPM。“生產設備運行10多年了,設備老舊、故障較多;74名員工中2008年以后進車間的就有56人,新進員工較多,操作維修水平參差不齊。”膨絲車間副主任胡宗運告訴記者,這是膨絲車間推行TnPM面臨的兩個難題。
作為一個解決問題、提高效率的工具,推進TnPM的前提條件是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為此,膨絲車間全方位開展了以污染源、困難源、故障源、浪費源、缺陷源、危險源為主要內容的“六源”查找和改善活動。
“車間建立了‘六源’問題明細臺賬,從設備表面逐步深入到管理內部,從改善表面的‘臟、亂、差’逐步上升到改善‘成本、效率、質量、員工疲勞度’等層面。”膨絲車間維修工王開運是一名老員工,有著20多年工齡的他對于TnPM管理帶來的改觀感觸頗深。
對于一些成果明顯、具有推廣價值的“六源”改善案例,膨絲車間總結提煉成改善提案(案例),形成標準化、規范化的“六源”治理文件,先后形成了《膨絲車間設備維保作業指導書》、《膨絲設備潤滑基準書》、《膨絲車間各崗位點檢基準書》等標準和規范,并放置在關鍵機組的主要崗位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說明各道工序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此外,在查找改善“六源”的同時,車間各機臺還組織開展了可視化管理活動。例如,在膨脹煙絲線冷端氮氣站,員工制作了“氮氣站氮氣使用情況可視化標牌”,使用國標規定的紅、黃、綠三色顯示氮氣使用狀態。
“原先,員工無法直觀判斷氮氣使用狀態。現在,在三色指示牌上張貼‘充滿、空瓶、使用中’三種狀態標簽,氮氣使用情況一目了然。”王開運介紹說,“通過可視化管理,既提醒員工按照標準作業流程操作設備,又通過視覺效應‘強迫’員工尤其是新員工充分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步驟。”
設備是卷煙生產企業生產制造能力的基礎,而用好設備、管好設備,關鍵還在于人。
在推進TnPM過程中,膨絲車間提出了“體系建設依靠員工、體系建設為了員工、成果由員工共享”的管理思想,充分發揮水平高、能力強的老員工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及年輕員工知識水平較高、思想觀念開放的優勢,引導全員主動參與到TnPM活動上來。
“我們車間形成了一種鼓勵創新、持續改進的氛圍,只要員工積極參與、努力去做,即使一時未達到理想效果,車間領導也不會去責備。對于個人而言,只要參與了,就能學到東西,就能得到鍛煉。”膨絲車間維修工張寧告訴記者。
去年6月,張寧發現切絲機排鏈保養時,無論是使用毛刷還是一字螺絲刀,都費時費力而且還清除不干凈殘留煙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養效率。張寧反復琢磨、實驗,最后自己動手制作了專用保養工具——一種與排鏈溝槽寬、深適合的煙垢清理工具,通過推鏟的方式一次性將溝槽內的殘留煙料清除干凈,保養時間大大縮短,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在膨絲車間,像王光輝、張寧一樣,從TnPM活動中受益的還有很多。如今,在徐州卷煙廠膨絲車間,操作工成為了設備的“運維主人”,維修工成為了設備的“檢修主人”,他們主動駕馭設備,實現了三個層面的管理——
自主維護,即操作工通過點檢設備,處理一些簡單容易的設備故障;專業維護,即操作工處理不了的,通過填寫“崗位工作聯系單”的形式,提交給維修工處理;預防維修,即根據發現的設備故障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主動介入、明確策略、持續預控、消除隱患。
兩年多來,膨絲車間通過制作TnPM流程示意圖等形式,在車間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改進氛圍;分期分批按照主題對班組和員工進行培訓,讓員工們熟練掌握TnPM的知識框架和理論體系;系統梳理生產流程,抓住設備管理的關鍵節點,將TnPM體系運用到精益化管理當中……
“我們膨絲車間的設備停機率從2012年的1.3%下降到了2013年的0.9%左右。”胡宗運說,TnPM點燃了員工們的創新熱情、激發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為設備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