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打葉復烤目前的主要作用是葉梗分離,目前國內對于葉梗分離的技術指標已制定得相當完善,經過多年的發展絕大多數的復烤企業對于片煙成品的物理指標控制日趨成熟,但物理指標只牽涉到了后期卷煙工業客戶制絲的一些加工標準,卷煙產品的好壞更側重的是其內在質量,尤其是內在化學成分的協調性與穩定性,隨著國家局“卷煙上水平”戰略的深入實施,如何保證打葉復烤加工后的原料內在化學成分均勻,對卷煙產品的質量穩定顯得日益重要,對“532”品牌發展目標如期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以煙葉加工服務為主體的宣威復烤廠,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卷煙上水平”的內涵,用真抓實干、勇于創新的精神踐行著“原料保障上水平”賦予復烤廠的責任和使命,在打葉復烤加工過程中,除考慮后期卷煙工業客戶制絲的一些加工標準、煙葉的存儲安全性外,還將不斷提升煙葉的利用率、不斷提升打葉復烤后成品片煙質量的均勻性和穩定性作為復烤廠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遠景目標,在2011烤季,云南宣威復烤廠與浙江中煙實現了10.22萬擔跨地州多等級煙葉的配方打葉,通過配方打葉,煙葉的有效利用率得到了提升,配方打葉后成品片煙質量的均勻性及其主要化學成分的協調性得到了提升;在2012烤季,為了進一步降低打葉復烤后成品片煙主要化學成分含量的變異系數,提升打葉復烤后成品片煙質量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宣威復烤廠與上海煙草集團開展了打葉復烤質量均勻性推廣試驗;通過多年不斷地摸索實踐總結,取得了持續的進步,在不斷地摸索實踐總結過程中,得到了啟發,為基礎管理工作的不斷創新與提升增添了幾分靈感,為后續打葉復烤質量過程控制和質量管理持續改進指明了方向,因此,為了使打葉復烤質量過程控制水平及質量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保障打葉復烤后成品片煙質量的穩定性和均勻性更上一個臺階,在2012烤季,宣威復烤廠結合自身質量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實現了在線質量檢測信息的信息化實時反饋。
一、質量反饋信息系統極大的提升了工藝質量控制水平及質量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實時、有效的質量檢測數據信息化實時反饋對生產的指導性更強。
質量信息反饋系統在宣威復烤廠已經運行了將近一個烤季,該信息化反饋系統的應用,實現了質量檢測數據的信息化實時反饋,解決了手工填制紙質通知單傳統反饋方式存在的數據反饋滯后于生產的情況,因此,相比傳統紙質通知單反饋質檢數據的情形,質量信息反饋系統能更實時、有效的反饋打葉復烤各工序段加工產品質量情況,便于各工序段操作人員及時迅速地對工藝參數做出調整,極大地提升了各工序段的過程控制水平,為打葉復烤工藝質量控制水平的持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動態、全程的質量檢測數據信息化反饋,提升了在線工藝控制水平。
原手工填制紙質通知單的傳統反饋質檢數據過程中,反饋是分工序段及時進行反饋,打葉復烤各工序段操作管理人員通過相互間溝通和互動來掌握其余各工序段的質量檢測情況,此種方式會存在溝通不力、配合不力的情況,反饋信息系統的應用,將打葉復烤各工序段質量,包括葉片結構、梗及雜物、在線各工序含水率及溫度、片煙裝箱含水率及溫度、副產品含水率及溫度、解散把率、烤透率等質量檢測指標整合到一個界面(圖一),通過宣威復烤廠內網將其同步傳送
(圖一:質量反饋信息系統界面)
到生產加工車間打葉復烤各工序段操作界面,打葉復烤各工序段操作管理人員在實時了解本工序段質量情況的同時,對其余各工序段的質量情況也一目了然,他們能夠充分掌握前一工序段的控制情況,做到承前啟后,提升了本工序段的控制水平,滿足了下一工序段的控制要求,因此,動態、全程的信息化質量反饋系統能在指導生產的過程中使過程參數的分段局部調控與整線調控更好地契合,提升了各工序段操作人員的在線質量控制水平,保障了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均勻性的持續提升。
(三)質量檢測數據信息化反饋的應用,避免了紙質傳遞質檢數據人為計算失誤的情況,同時節約了質量管理環節的物力投入
在質量反饋信息系統沒有應用之前,根據公司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卷煙工業客戶對質量控制的要求,宣威復烤廠利用“預處理質量檢測通知單、打葉質量檢測通知單、復烤質量檢測通知單、片煙裝箱含水率檢測通知單、在線成品質量檢測通知單、成品質量檢測通知單等對打葉復烤工序的在線質量和成品質量進行反饋,通過該質量反饋信息系統,宣威復烤廠實現了無紙化反饋質量檢測數據,節約了紙張的耗用,減少了質量管理環節物力投入,同時避免了質檢人員計算失誤的情況,減少了質檢人員填制紙質通知單的時間,減少了質量檢測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質量檢測人員的檢測效率,為保障質量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質量信息反饋界面對質量檢測數據的存儲能力,保障了班與班之間工藝參數設置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質量信息化反饋界面,葉片結構、片煙裝箱水份部分能存儲最新的10條反饋信息,工序含水率、副產品部分能夠存儲最新的12條反饋信息,解散把率、烤透率、梗及雜物檢測部分能夠存儲最新的6條反饋信息,根據工業客戶、公司及廠內控標準的檢測頻次要求,質量反饋信息系統的應用,對于部分質量檢測指標,相應工序段操作人員只要打開反饋界面,就可以看到上個班,甚至是上上個班的質量檢測結果,因此,各工序段操作人員在交接班的過程中,通過查看上一個班的質量檢測結果,同時能結合上個班的設備運行情況以及過程控制的趨勢圖對工藝控制參數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得班與班之間的過程質量控制能夠很好的銜接和連貫起來,保障了工藝參數設置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最終成品片煙質量的均勻性和穩定性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質量信息反饋界面對質量檢測數據的存儲能力,提升了在線近紅外水分儀控制的準確度
目前,宣威復烤廠利用2小時慢速烘箱、布拉本德23分鐘快速烘箱、近紅外快速水分儀等3種設備對在線及成品煙葉水分進行離線檢測,同時在生產加工車間一潤前、二潤前后、烤片機入口、涼房、烤片機尾均設有近紅外水分儀對在線水分進行在線監測,離線檢測設備檢測數據準確可靠,但檢測滯后于生產,在線監測設備能及時反饋過程控制,但其實時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依賴于離線檢測設備,因此,在沒有實施質量信息化反饋之前,生產技術科定期對在線近紅外水分儀進行校準,質量反饋信息系統的實施應用,片煙裝箱水分部分能夠存儲最新的10條反饋信息,工藝含水率及溫度部分能夠存儲最新的12條信息,因此操作人員能夠根據反饋界面存儲容納的質量檢測結果信息對在線水分檢測儀做出及時的調校,提升了在線近紅外檢測設備監控的準確度。
二、質量反饋信息系統對產品質量控制的影響
質量反饋信息系統對生產的指導性更強,減少了質量檢測環節的的物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質量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質量管理信息系統,使得宣威復烤廠的工藝質量控制水平和質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為最終成品片煙質量均勻性和穩定性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2013年3月8日止,宣威復烤廠加工煙葉一潤水分平均值為17.31%,其標準偏差為0.69%;二潤水分平均值為18.54%,其標準偏差為0.50%;烤前大中片率為83.87%,其標準偏差為1.01%;烤前碎末率為0.62%,其標準偏差為0.09%;烤前葉中含梗率1.50%,其標準偏差為0.21%;片煙裝箱水分平均值為11.88%,其標準偏差為0.16%;各項物理質量指標符合客戶加工技術協議、復烤公司及宣威復烤廠質量內控標準的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質量反饋信息系統提升了工藝控制水平和質量信息化管理水平,為最終成品片煙質量均勻性和穩定性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持續改進是工藝質量管理控制的必然趨勢,在后續的工作中,要通過建立的質量反饋信息系統與質量持續改進的各個環節緊密集合,實現產品質量螺旋式的提升;二是不斷完善質量反饋信息系統,增加反饋數據的存儲量,建立質量反饋信息數據庫,通過對反饋數據的收集、積累,找出質量檢測數據與過程參數控制的規律,實現對工藝過程的規范操作和控制;三是將檢測數據引入復烤生產線控制系統,實現打葉復烤過程的精準控制,使煙葉復烤的質量管理和工藝控制不斷地向精細化控制邁進,為產品質量均勻性和穩定性的持續提升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