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金黔在線報道
[編者按]
時下正是育苗的關鍵節點,冉茂華,這位種植56畝烤煙的大戶卻悠閑地坐在余慶縣敖溪煙農綜合服務合作社辦公室里喝著茶。
“烤煙育苗不用操心,合作社有專業化育苗隊,全部交給他們負責。”冉茂華說,“合作社還有機耕隊、植保隊、烘烤隊、分級隊為煙農服務。”
余慶敖溪煙農專業合作社,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煙葉工作座談會上,還得到國家煙草專賣局的點名表揚。
有完善的保障,在大旱之年,遵義烤煙不但完成了183.14萬擔計劃,還超計劃2萬擔,為全省烤煙作出了貢獻;煙農交售煙葉產值15.54億元、同比增加2.2億元(加上結構調整和抗災救助補貼,煙農收入同比增加3.2億元)。
這是遵義煙草商業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貴州省委省政府、遵義市委市政府以及省煙草專賣局有關政策要求,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需要,努力提高煙葉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堅持以維護煙農利益為突出重點,全面提高為煙農服務水平,讓煙農增收致富實現全面小康的結果。
憶往昔,百舸爭流創佳績;看今朝,只爭朝夕書新篇。新年伊始,遵義煙草商業又給自己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按照“堅持需求導向、堅持服務煙農、堅持標準生產、堅持規范運作、堅持統籌安排”的要求,深入推進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以滿腔熱情、富有激情、充滿智慧、奮力創新的良好精神狀態,全面抓好明年煙葉工作各項任務落實,確保煙葉生產穩定發展,為實現“卷煙上水平”目標任務、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遵義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專家訪談
12月24日,遵義市召開了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推進會,邀請了農業部、中國社科院、浙江大學、中國煙葉公司等部門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到會交流,就煙農合作社發展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探討。
會上,記者專訪了部分專家學者,請他們為遵義市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獻計獻策。
“這幾年種煙的變化太大了。以前我一年要忙到頭,現在只用忙3、4個月,錢還要賺得多點!”談起近年來種煙的變化,遵義市余慶縣敖溪鎮官倉村煙農冉茂華滿臉喜悅。
專業化的分級車間
現在,煙葉生產上的事情基本不用他去操心,育苗、耕地、烘烤、植保、分級等環節都有煙農專業合作社的專業人員幫他做,他則瀟灑地當起了“老板”煙農。“有了煙農合作社,種煙真是省心多了!”他從心底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冉茂華只是遵義市幾萬煙農中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煙農,遵義市還有很多。“輕輕松松種煙,高高興興賺錢”,已成為不少遵義煙農的真實寫照。
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可喜變化,得益于遵義市現代煙草農業的不斷推進。
而煙農專業合作社,正是該市現代煙草農業推進的一個有效載體——集中土地資源、種植技術、設施設備優勢,進一步發展規模經濟。
當這種聯合像滾雪球般發展起來后,量變帶來了質變。
煙農變身“甩手掌柜”
育苗是煙葉生產的第一個環節,俗話說:“苗好一半收”。而當下,正是烤煙育苗時節,如果是在兩年前,余慶縣的煙農們此時肯定已在為育苗而忙碌。
但當記者見到冉茂華時,這位種植56畝烤煙的煙農,卻悠閑自得地坐在余慶縣敖溪煙農綜合服務合作社辦公室里喝著茶,和合作社理事長王小艷拉家常。
“現在的煙草育苗完全不用我們去操心,合作社有專業化育苗隊,全部交給他們負責了,我只需要出每畝40元的育苗費。”冉茂華喝著茶樂呵呵地說。
“不僅是育苗,我們還有專業化的機耕隊、植保隊、烘烤隊、分級隊……”王小艷接過了話茬。
專業化的耕種
“是啊,煙農專業合作社把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了!”冉茂華說,如果是以前,他要從1月份一直忙到年底,而現在,他一年只需要花3到4個月時間在煙葉生產上。“只在移栽、管理等環節需要我來做,其他時候我都是當‘甩手掌柜’。”
雖然敖溪煙農綜合服務合作社的成立還不到兩年,但卻已經給政府,給煙草公司、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包括合作社社長和社員本身,談起這些變化眉飛色舞,一種從內心洋溢出來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和冉茂華同村的煙農冉明勇,更是名副其實的“老板”煙農,一年到頭,他都不用操心煙葉生產上的事情。“煙農合作社有的服務就請他們來做,需要自己做的移栽、管理等環節我就請人來做。”
把自己從繁重的體力勞作中解放出來后,冉明勇利用自己的手藝,在城里做起了第二職業——木匠。“每天差不多能賺150元左右,一年下來最少也能賺4萬多呢。”冉明勇說。
不僅如此,他種植的烤煙面積也年年擴大,以前的5畝增加到現在的20畝。“以前種5畝都累,現在種20畝都很輕松。”冉明勇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每年烘烤煙葉時,都需要全家出動忙個7、8天,現在則再沒出現過“全家總動員”的場景。
從各家自種各家田,到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化經營;從始于育苗終于交售的全線勞作,到成立專業合作社實現專業化分工;從辛苦耕耘養家糊口,到“高高興興種煙、輕輕松松賺錢”,貴州省遵義市的煙農走上了職業化之路,深刻體會到現代煙草農業的種種便利。
當地煙草站一位工作人員就自豪地對記者說:“余慶煙農原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個個都變成了老板!”
規模化專業化 實現現代煙草農業
在敖溪鎮煙草站副站長楊劍壽的陪同下,記者驅車趕往距煙站大概10分鐘路程的敖溪煙農綜合服務合作社育苗工場。
車還未到,便已能透過窗戶望見一大片由鋼架搭接起來的育苗大棚,在深色山頭的映襯下格外搶眼。“這是煙草公司投資修建的,以極低的價格租給了煙農專業合作社,占地足有140多畝,每年能產出20000多畝煙苗。”楊劍壽對記者說。
現代化的煙農合作社
走進消毒房,一排十余米長的消毒池映入眼簾,不遠處整齊地堆疊著的長方形的白色泡沫盤子,幾個戴著白色口罩的工人小心翼翼地把白色盤子放入水中,清洗干凈后裝車拉走。
“這叫浮盤,是用來培育煙苗的,經過消毒以后還要運送到棚區密封7天,再打開涼置一個星期才能使用,”楊劍壽指著工人手里的白色盤子對記者說:“這樣不但能減少煙葉患病蟲害的幾率,更能極大程度提高煙葉質量。而如果是煙農自己育苗,消毒這道環節一般都會省去。”
從消毒房出來,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排排育苗大棚,整潔、明亮。從門口朝里望去,8條專門放置浮盤的土槽有序地排列著,“你們如果晚一個月來,就能看見我們培育的煙苗了。那時候綠油油的一片,好看得多。”
據楊劍壽介紹,一間育苗棚能放5000個浮盤,能培育500多畝煙苗。
除了育苗工場,敖溪煙農綜合服務社還利用煙草部門投資修建的烘烤工場對煙農開展專業化烘烤服務。敖溪鎮煙草站站長黃峰告訴記者,這種大型密集型烤房一次性能烘烤25畝到30畝的煙葉,效率比農民自己用的小烘烤房高太多。而且,采取的是智能化管理,一間大型烤房只需要2人管理,能節約大量勞動力。
黃峰給記者描述了現代煙葉的種種便利:煙葉采摘后,直接送到烘烤工場,由專業化烘烤隊烘烤;烘烤結束后,將烤房里的煙葉運到分級房,專業分級隊進行分級;分級結束后,煙草公司就地進行收購。這樣,從鮮煙葉被送進烤房到完成收購,運作流程更加便捷,煙農的勞動量大為減少。
“煙農專業合作社不僅讓煙農得到了實惠,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專業化和規模化,推動了煙葉生產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為遵義市現代煙草農業的不斷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丁偉這樣為煙農專業合作社定位的。
記者在余慶縣敖溪鎮的采訪中,也深刻的印證了這一點。
多方協作 扶煙農合作社“上馬”
記者看到,敖溪綜合服務合作社位于敖溪煙葉站的旁邊,兩塊牌子相隔不到5米,合作社成員和煙葉站工作人員,經常串門,一起坐下來聊煙草發展、展望合作社未來,就像是一家人。
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與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戰略合作啟動,全面推進遵義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
“我們合作社的組建、發展,煙草部門對我們給予了大力支持。”王小艷說,合作社發展需要的硬件和軟件,煙草部門都想方設法去解決。“我們的農機具、育苗設施和烤房都是煙草部門投資修建的,專業化服務隊也全靠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來培訓。”
煙葉生產與合作社業務工作實現了緊密融合,直接帶動了專業化服務隊的成長,專業化運輸隊、烘烤隊、分級隊等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為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注入了活力。
黃峰說,煙草部門比煙農專業合作社更有資源、更有優勢,有責任、有義務在引導煙農成立專業服務社時扶上馬再送一程,這也是服務煙農的具體體現。“更重要的是,煙葉質量得到了卷煙工業企業的認可與好評。”
除了煙草部門,各級政府也對煙農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傾注了心血。
敖溪鎮指揮村村委副主任鄧平輝告訴記者,煙農專業合作社是為廣大煙農服務的,目的是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