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不少煙區都開展了土地整治項目,煙田經整治后宜煙面積進一步增大,機械化操作更加方便,深受當地煙農好評。然而筆者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土地整治后表里不一,并未達到如期效果,引起煙農不滿。
調查發現,某些土地整治承包商不顧損害煙農利益,不顧損壞煙草企業形象,在進行土地整治時并未按要求、按程序來整治。有的承包商整治煙田的方法很簡單:先將煙田的石塊炸掉,然后拉上幾車土填到煙田,再用推土機將煙田推平,保證土層厚度有30厘米,最后給煙農幾百塊錢負責將表面的石塊撿干凈,經過這幾道程序,基本就可以達到驗收的標準了(土地平整,表面無石塊,土層厚度達到30厘米)。
乍一看,這種土地整治程序也無不可,可細細調查,卻發現部分經這樣整治的煙田根本無法機耕作業,有的煙田肥力甚至不如從前。如將煙田的石塊炸開后,許多小石塊會散落到附近的土壤中,細小的石塊如果逐一撿出相當費勁,如果不撿的話不僅影響機耕作業,磨損機械刀片,甚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又如從外面運到煙田的土壤大部分都不是耕層土壤,土壤肥力差,不經改良,三五年內煙草很難生長。面對這樣整治的煙田,煙農怎會滿意?
因此,希望土地整治施工方能憑良心做事,對得起煙農,當地煙草公司也要加強監督,保證整治后的煙田表里如一,里外均不含雜碎石塊,保證整治后的煙田耕層土壤在上,填充土壤在下,這樣花的錢才能對得起國家,做的事才能對得起煙農。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