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昌寧消息 7月2日,云南省昌寧縣珠街彝族鄉羊街村煙農段永昌一大早就騎摩托車馱著兩籮筐剛采摘來的不適用鮮煙葉,趕到定點處理池邊,在工作人員“稱斤過兩”后,將之倒入池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和段永昌一樣,該鄉2100戶煙農在鄉煙站和各烤煙專業合作社的組織下,近期累計處理不適用底腳煙葉129萬公斤,使全鄉煙葉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這些不適用煙葉烘烤成本高,而且烤出來的質量不好,賣不了好價錢,現在政府幫我們對這類煙葉進行處理,還對給予資金補貼,既讓我們獲得了實惠,也解決了我們的煩惱”,段永昌高興地說。今年是實施優化煙葉結構的第二年,為打消煙農疑慮,該鄉產業組在廣泛宣傳相關政策的同時,還按每畝75元的標準兌現不適用煙葉處理補貼費用,讓廣大煙農吃下了“定心丸”。
2012年,珠街鄉種植“紅大”烤煙合同面積17200畝,計劃產量4.3萬擔,中上等煙葉比例95%,上等煙比例65%。為完成預期目標,該鄉在栽足栽好每塊煙地,確保“以面積保產量”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優化煙葉結構各項工作,達到“以質量促效益”的目標。“我鄉是全市優質‘紅大’烤煙種植基地之一,也是廣西中煙公司指定的原料輸出地,為適應市場需求,提高品質,打造品牌,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勢在必行”,該鄉分管烤煙產業的副鄉長畢建邦介紹說。
處理田間不適用煙葉是優化煙葉結構的關鍵環節,為此,該鄉產業領導小組科學制定方案,明確不適用煙葉田間消化的責任主體,不斷拓寬工作方法,采取適度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村組統一處理與農戶自行處理相結合等方式,同時做好殘體管理,使鮮煙葉處理不污染環境,不影響田間衛生。珠街煙站副站長楊海艷說,“不適用煙葉通過無害化處理后可變成磷肥,用來壓核桃地、壓茶地,也可作為稻田肥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