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社旗消息 在河南省社旗縣堯良鎮黑桃樹村,46歲的煙農李新革是知名度非常高的“種煙迷”。他十幾年來潛心鉆研種煙技術,大膽探索植煙的科學管理方法,己連續15年每年植煙面積都在100至200畝左右,不但是遠近聞名的種煙大戶,而且還是社旗縣郝郝有名的植煙專家,被十里八鄉的煙農們稱為“種煙土秀才”。十幾年來,他曾數次被縣、鄉政府和煙草公司評為“植煙名星”、“科技能手”、“種煙狀元”等。
雖然,李新革種煙的名聲大振,都知道他種煙技術高,本領強,還有實際經驗,但不知道他種煙還有“三大怪”,這個秘密在外人眼里鮮為不知。
一怪、煙田施肥稱重量
俗稱種煙有“五關十二環”,環環緊相連。這五關不論那一關都重要,但煙田施肥關卻決定著煙葉的長勢,產量和直接效益,如果施肥不當將直接影響著種煙的一系列問題,施肥少了,氮磷鉀比例不協調,煙葉肯定長不好,長不好就缺產量,沒有產量就等于沒效益,這是煙農都明白的道理。若施肥過量了,還會燒死煙葉,即使有產量,但烤不著易返青,還會影響煙葉成熟落黃等。所以,煙田施肥十分關鍵。而李新革種煙對田間施肥,他特別細心,并根椐不同地力情況,采取具體制定施各個地塊的施肥標準,該施幾個氮肥,施幾個鉀肥,每畝施多少,那一行該施多少斤多少兩,特殊貧瘠地塊施多少,逐項算出斤兩來,都是用稱稱斤兩,再進行操作施肥,一點都不馬虎,精確量十分準確,嚴格按標準量化到每行的施肥施到幾斤幾兩,別人施肥都是按畝數估計,而他用稱稱斤兩施肥,為促進煙葉優質生長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怪、田間管理記日記
煙葉種植從煙苗移栽到大田之后,生長期總共只有100多天,要管理好煙葉的田間生產,需要干的活特別多,從煙苗移栽、查苗補苗、中耕除草、噴灑藥物、抗旱澆煙、打頂抹叉、成熟采收等,每一環都必不可少,那一環干不好都會影響到煙葉的生產效益。而李新革對田間的生產管理,卻十分操心,善于動腦筋想辦法,從生產工作—開始,每天都要記田間管理的日記,什么時侯除草,什么時間打藥,怎么防病冶蟲,幾天打一次頂,那幾片煙葉到了成熟采收時間等等,他都用記日記的形式,逐項記下來,把整個生產環節管理得井井有條,通過記生產日記,總結出生產管理中的漏洞,提高生產水平,為推動生產效益的增長,發揮了應有作用。
三怪、烤煙時間用分算
常言道,種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分種,三分管,七分炕。煙葉烘烤很重要,來不得半點的含糊。通常情況下,烤煙操作手在炕煙時,都是記個大概時間,幾點點火,幾點升溫,缺乏確切到幾點幾分,不夠詳細,而李新革炕煙時,他總是以分計算時間,幾點幾分點火,到幾點幾分升溫,干球、濕球在幾點幾分時該升到多少度,時間觀念非常強,比如,在煙葉變黃期干球的溫度每小時升1度,他總是把時間控制在分秒不差,以分鐘計算煙葉的烘烤時間,對炕煙時間做到慎之又慎,認真對待,難怪他燒炕時總是記錄時間,所炕出的煙葉完全符合國標要求,并年年取得種煙的高收入、高效益,被周圍的煙農稱為植煙技術能手和種煙狀元。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