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從十八大召開至今,我每晚都看新聞關注十八大,看有什么新的政策方針,特別是我們以種煙為生計的老百姓,是否有新的發展前景……”11月28日,江西石城縣高田鎮湖坑村煙農賴勛森在家邊看報紙上有關十八報道邊與筆者談自己對十八大感想。
話夾子打開了,賴勛森說,這些年他種煙多虧了身邊的那些普通黨員干部,他們有的是鄉鎮政府工作人員,有的則是煙草公司的人員,是他們幫著自己走上了種煙致富之路。其中,讓賴勛森最難以忘記的,就是她的村支書-----溫旭高。
1988年,溫旭高高考以3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他家里困難,兄弟姐妹又多,再復讀,基本上不可能。于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尋找一條致富之路,改變現狀。起初,他向別人學習種蘑菇,貸款辦磚廠,但都因種種原因以失敗而告終。正當他一籌莫展時,政府發出了發展烤煙產業的號召,再次激發了他的創業熱情。他不顧別人的閑言,先后十幾次步行40多公里,赴福建寧化縣河龍、齊村等老煙區學習別人種煙技術。隨著種煙技術的提高,他不斷擴大規模,從開始試種550株煙到種5畝、10畝,20畝,技術提高了,收入也由原來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幾千元、幾萬元,很快成了當地聞名的種煙能手。
“一人富了不算富,百花齊放才是春”。他不僅熱情地接待和指導前來咨詢種煙技術的煙農,而且把自己積累的技術經驗編制成小冊子送給鄉鄰,并在資金上給以扶持。前些年,賴勛森因經濟緊張,無錢買煙肥,已整好的5畝煙田要被迫改種白蓮。溫旭高知道后,立馬回家拿出了1500元錢送到賴勛森手中說:“大哥你先拿去作投入,等手頭寬松時再還給我。”由此,賴勛森當年僅售賣煙葉就收到了1萬多元。他逢人便夸:“多虧了旭高這后生啊!”
溫旭高在與煙農進行技術交流、指導鄰里種煙的過程中,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取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1999年,溫旭高被村民推選為湖坑村民委員會主任,2011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他確立了“科技興煙,種煙富民”的思路,建立了煙草合作社,把全村有種煙技術經驗的煙農組織起來,成立技術服務隊。他們上門入戶推廣新品種、傳播新技術,為村民無償提供技術服務,介紹經驗、傳送技術。在他的努力下,不僅湖坑的村民種煙水平提高,每年的種煙面積和煙葉質量均屬全鎮、全縣乃至全省一流,而且有效地推動了全鎮、全縣烤煙產業的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湖坑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僅煙葉這一項每年收入高達9百多萬元,如今,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樓,安裝上了自來水,在農村同樣過上城市生活,部分村民還買上小轎車。我村連續幾年被評為“全省煙葉第一村”。面對如此喜人的變化,該村人人都說,他們的富裕生活,離不開溫旭高任勞任怨帶領他們種煙。
?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