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鶴峰消息 為了及時摸清湖北鶴峰縣當前的煙草農用機械覆蓋率、農機損壞率及其使用情況,鶴峰縣煙葉分公司組織專班人員對鶴峰縣2009~2012年購置的煙草農用機械進行了全面調查了解,及時掌握了整個煙葉產區的機械化配備情況及運行情況,下面將調查內容及結果報告如下:
調查基本情況
(一)煙草農業機械配備情況
鶴峰縣2008~2012年共購置煙草農用機械1025臺(套),其中2009~2012年新購置煙草農用機械963臺(套),具體分配如表1,如下:
表1:鶴峰縣2009~2012年煙草農業機械配備情況(單位:臺/套、畝/臺套)
由表1可以看出,在963臺(套)煙草農業機械中燕子有399臺(套),太平53臺(套),容美37臺(套),五里153(套),中營141臺(套),北佳12臺(套),走馬73臺(套),鄔陽17臺(套),下平75臺(套)。其中,燕子、中營及五里占有的農機量比例較高。
(二)煙草農用機械損壞情況
根據實地調查了解統計情況得知,2009—2012年購置的963臺(套)煙草農用機械中損壞73臺(套),占總數的7.58%。由表2可以看出,鶴峰縣農機損壞率最大的煙區為容美區,究其原因是設備配置量低,使用頻率大造成。
表2:鶴峰縣2009~2012年購置農機損壞情況 (單位:臺套、%)
由表3可以看出,購置的煙草農用機械報廢的主要是播種機、剪葉機、微耕機、起壟機、培土機、噴灌機和噴霧器,其中耕地起壟機械和噴霧機的報廢率最高。
表3:鶴峰縣2009—2012年購置農機的報廢情況(單位:臺套)
(三)煙草農用機械使用模式
目前,鶴峰縣對走馬、鄔陽、下坪烤煙區及全縣白煙區等非基地單元煙區采取農戶“自主購機、自主使用、自主管護”的模式。煙草行業煙葉技術員作為煙農的咨詢師,及時了解并指導煙農正確使用及保養各類農機具。
燕子及中營基地單元對農機的使用與管護采取了“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運行管護模式。通過合作社建設,對燕子基地單元的農機管護實行合作社成立農機服務中心,建立農機安全生產管理、農機統一調動使用、農機維護管理等制度,積極開展農機運行管護。合作社農機服務中心定期聯系廠家技術人員、縣農機部門、縣煙葉分公司統一組織開展農機安全操作、保養與日常維護等培訓,同時,聯合社會經銷商,在單元內設立農機維修服務點,實行農機配件的統一供應,并對合作社自有農機進行集中、統一管護。機手自有農機由合作社農機服務中心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和咨詢,機手自主進行維護和保管,使用過程中服從農機服務中心的統一調動。
燕子基地單元煙葉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機耕手119人,其中使用大型機械的機耕手37人,全部配備上崗證;中營基地單元煙葉專業合作社擁有機耕手55人,其中持有上崗證的大型機械使用者為22人。
(四)減工降本成效
鶴峰縣成立基地單元農機服務中心,設立農機管理維護點,建立基地單元“五統三分”的機械運行管護模式。通過煙草農用機械的大范圍推廣使用,鶴峰縣煙葉種植標準化水平名列全州前列,基地單元畝均用工較傳統用工26.2個降低至18.4-18.6個,比傳統畝均用工減少7.6-7.8個,非基地單元煙區畝均用工也降低至20個左右,全面降低了種煙勞動強度,得到了煙農的一致好評。
(五)煙草農用機械使用問題
通過調查了解,鶴峰縣燕子、中營基地單元通過合作社農機管護中心的組建與運行,有效解決了煙草農用機械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做到了及時指導煙農對農機進行管護保養。
煙草農用機械使用出現問題主要集中在非基地單元區,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煙農新購買煙草農用機械后沒人指導如何使用,只能通過自己摸索試探,就不可避免出現各種錯誤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壞機器性能與使用年限。
二是機械出現問題或缺少零部件時,由于缺少煙草農用機械專門維修點,煙農只能到零散的小鋪子維修,維修質量不能保證,致使使用一小段時間后農機會再次出現問題。
三是缺乏農機操作指導人員,在日常使用中,農機會遇到各種問題,煙農無法自己解決只能借用別人家的農機使用,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影響了煙農的種煙情緒。
二、調查情況分析
(一)煙草農用機械覆蓋率
鶴峰縣2012年兩煙計劃種植面積76000畝。由表4可以得出:鶴峰縣剪葉機配置已經達到全覆蓋要求,雖然起壟耕地比例僅為60%,但加之2008年購買的起壟耕地機械,鶴峰縣現有起壟耕地機械覆蓋面積達到55450畝,覆蓋兩煙面積的73%。
如果依照基地單元來算,鶴峰縣燕子基地單元(燕子、太平、容美、五里)烤煙面積24100畝,則機械播種覆蓋率達到91%,機械剪葉達到149%,起壟耕地達到136%。中營基地單元(北佳、中營)烤煙面積20000畝,機械化播種達到50%,剪葉50%。其它機械化作業項目覆蓋率均在50%以下。
表4:鶴峰縣2009~2012年購置煙草農用機械作業面積表 (單位:畝)
(二)煙草農用機械配備分析
鶴峰縣通過2009~2012年煙草農用機械的購置配備,極大地提升了整個鶴峰縣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尤其在燕子基地單元各片區,機械化育苗與整地起壟基本上達到了全覆蓋的要求。近幾年來,又通過配置培土機、田間管理作業車、煙桿清理機、編煙機及移栽機等煙草專用機械,嘗試性地在基地單元內開展,取的了一定的成效,為下一步基地單元實現全程機械化操作提供了試驗基礎。中營基地單元為2012年新建基地單元,各項機械化配置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三)煙草農業機械損壞原因
首先,由于煙農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只能簡單的使用機械,不了解煙用機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常識,當農機出現問題時不能正確操作,如在沒有機油的狀況下就發動機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機械的一些零件,造成機械使用壽命降低。
其次,絕大部分煙用機械操作手缺乏正規的操作技術培訓,安全意識差;未能及時掌握農機具的安全操作和維護保養,導致農機具爬窩、帶病作業、使用壽命縮短等現象大量發生。
再者,機器維修缺乏專業技術人才,購買配件極不方便,潛伏著很多安全隱患。
最后,煙用機械的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煙草農業專用機械的配件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如果煙農找不到合適的配件,農機只能閑置,時間一長,必然會報廢無法使用。
三、工作建議
(一)完善農機維修服務體系
煙草公司和基地單元煙葉專業合作社要充分發揮信息和網絡優勢,為煙用機械使用者以及煙農提供信息技術咨詢、機具推廣、機械維修、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益。
尤其要加大對非基地單元煙區的重視力度,切實解決煙農在農機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爭取早日保證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在整個煙區實現全覆蓋。
(二)強化機耕手、技術員和煙農農機操作培訓
加大培訓力度,讓機耕手、煙農和技術員能熟悉的操作煙用機械、了解一些簡單故障的維修、懂得一些煙用機械的保養知識。可以在發放煙用機械時,有計劃地組織煙農學習一些煙用機械的常識,簡單的了解煙用機械的結構、原理和性能,掌握試驗、示范操作、維修保養等技能,從而提高煙農的操作水平。
(三)追蹤煙草農用機械使用情況并做好統計
建立各類煙草農用機械檔案管理,如煙用機械銷售給合作社、煙農或村委會,都必須有詳細的入庫出庫單,對于銷售給煙農的煙用機械的型號規格、煙農的姓名和住址都要有詳細的記錄,中途轉手也要記錄在案,及時掌握煙用機械的動向,每年在育苗期間做一次煙用機械的維護檢查,保證煙用機械能在生產中發揮功效,煙葉收購結束后做一次跟蹤排查,了解煙用機械的狀況和性能,及時傳授煙用機械的冬季維護和保養知識,保證良好的狀態做到不誤農時,延長煙用機械的使用壽命。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