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葉監管作為煙草行業內部監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煙葉生產規范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抓手,是煙葉生產由粗放經營到規范管理的一次飛躍。做好煙葉監管工作,筆者認為首先要從面積上入手。面積是完成煙葉收購任務的重要保障,面積不實還會給后續工作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做牢做實面積是煙葉監管的首要環節。
解決好人的問題
管理要以人為本,內部監管更是這樣,人不行任何制度、辦法、手段都會是徒勞的。因此,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注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肯于學習,積極上進的專業人員到工作實際中去。讓涉及煙葉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規范、紀律深入到每個從業者的心中,牢固樹立一種法律意識,規范意識。工作中要嚴格工作例會制度,多提醒,多指導,切實做到警鐘長鳴,防范未然。
另外,還要配齊人員。管理不是紙上談兵,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憑空捏造,它需要有足夠的人員,按照一定的勞動強度設置人員比例。一個人一天的工作量是有限的,加上路途,地塊的分布等因素,我們每天的工作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作為保證才能進行下去。
解決好技術設備問題
煙葉面積核實,怎么核實,那就需要設備,尺和GPS設備,沒有這些設備要想精準測量是不現實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值得注意的是尺和GPS這兩個設備是存在誤差的,任何絕對一致的數據都是捏造的。作為監管部門,就是要坐實面積,杜絕工作中的虛假、欺騙、應付的行為發生。因此,在面積核對上,數據的絕對統一或者完整是不現實的。監管人員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查看是否存在虛假數據的情況。
如何才能核實好面積
面積核實涉及到很多實際問題,比如以往我們抽查20戶煙農,反饋回來的結果,都是面積屬實,但是后期出現問題了,而況缺口還很大。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核實的面積并不具有代表性。沒有反映出問題來,那些不實的煙農沒有被發現,被找到。
如何才能避免這一問題呢?難道是非得要逐戶排查么?這么做并不現實。一戶挨著一戶的沒有地標的煙田如何區分啊?顯然是做不到的。因此筆者提出以地塊為單位,核實每個地塊面積,各個地塊面積之和就是一個煙站總面積,只要總面積實,那就差不了。另外結合抽查20戶煙農,那么面積還是能夠核實到位的。
在移栽前,煙葉技術員要將制作地塊面積坐標圖,標上坐標位置。內管人員根據坐標圖尋找煙田進行全面核實,凡是不在坐標范圍內的煙田都是超合同種植,總面積低于合同面積說明面積不夠。
煙葉物資發放和面積是否相吻合
煙葉物資和煙葉面積是有一定比例關系的,當然這個過程很可能出現諸如賈某合同面積20畝,他就按照20畝的面積來申領物資。如果不監督物資的使用,是無法發現其是否就按照申領物資去使用的。現實中也發現個別煙農不按照發放的品種種植煙葉的情況。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的就是監管不到位。
東西發下去了,就沒人過問了,這樣不行。首先煙葉技術員得監督使用情況,內管人員也要走訪核實,切實體現監管措施到位,不空轉。
牢固樹立合同的嚴肅性
對于違反合同規定的煙農一定要嚴肅處理,從物資補貼上要有區別對待。如果對超出面積和面積不足的煙農視而不見,僅僅就是簡單說說了事,那么核實面積就沒有效果。
煙農問題并不像卷煙那么容易,一旦處罰過度第二年便可能無人種煙。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因此獎懲結合,鼓勵與教育并用才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做法。
總之,煙葉面積核實工作,是一個繁雜而系統的工作。需要各級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共同研究探討,通過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做法,才能不斷提升工作質量。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