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閩西日報》報道 “我一個田地人家,去年種植了130畝烤煙收入超過6.5萬元,收入不比在外打工掙得少。”近日見到筆者,福建長汀縣宣成鄉烤煙種植戶陳子玉難掩豐收的喜悅。
五年前,他所在的長橋村與其它的鄉村沒什么兩樣,因“打工潮”而“失血”的鄉村一片沉寂,留守村莊的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為了生計,2005年之前,陳子玉夫婦在廣州、深圳等地打工,但只能養家糊口。通過在外的闖蕩,他開始思索為什么家鄉與外界的差距那么大了,外地那么富有,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和改變家鄉。
2006年,陳子玉夫妻毅然回到了家鄉,與村委會簽訂了承包土地種植煙葉的合同,并一定十年不變。搞好煙葉種植資金的投入是關鍵,當時家中只剩7000元,他便到信用社貸款25000元作為啟動資金,購買了拖拉機等機械設備,一門心思搞煙葉種植。在煙草公司的支持下,他又借了幾千元,建設了三座密集式烤房,夫婦一道起早摸黑,在農忙時,再請臨時工。他把汗水、智慧和創業激情全傾瀉在這百擔煙葉創業基地上。2007年,他又向村、組租荒地60畝開發成片種植煙葉。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講,陳子玉是發家致富了,家庭經濟寬裕了。但他心里想的是“如何讓鄉鄰都富起來”,為此,他做周邊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動員他們改變觀念,發展種養業,同時,他們還無私地向前來學習請教的村民講解煙葉種植、烘烤技術,共無償傳授技術50人次以上。
每當見到在外務工返鄉的親朋好友,陳子玉都要在他們面前算一算自己的賬,并意味深長地說:“種煙,我是選定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