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閩西新聞網報道 “不規則不平整、地塊小而分散”是閩西山區耕地的特點,但19日我們來到福建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三豐片區(豐樂村、豐康村、立英村)采訪時,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土地整齊劃一、灌溉設施齊全、田間道路通暢。
這一變化得益于上杭縣去年開始實施的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該項目規劃面積3244畝,預算投入1464.99萬元,涉及廬豐、中都、稔田三個鄉(鎮)5個村1007戶農戶,截至今年1月中旬,已完成95%的工程量。
曾經:低洼田、分散地,讓煙農苦惱
廬豐核心示范區是安徽中煙基地單元,年產煙葉4萬多擔,廬豐煙草站煙草收購量連續六年全市排名第一,然而煙農在增收的同時,也有自己的苦惱。
豐康村種煙大戶陳福玉就是其中一位,她有著20多年的種煙經驗,去年種煙57畝。在豐康村煙田土地整理現場,她指著來回穿梭的挖掘機和鏟車告訴我們:“你看,挖掘機現在整理的就是低洼田,這些田無法排水,容易產生病蟲害。”
豐樂村的蘭丁雄則感慨自己的機械無“用武之地”:“我有起壟機2臺,培土機1臺,但種的20畝煙分散在五六個地方,而且有一半無法機械化,我是看著干著急!”
為此,上杭縣把煙田土地整理項目作為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來抓,制訂了分配和土地流轉實施方案。與此同時,該縣煙草部門與項目業主簽訂了施工合同,施工單位則以旬為單位制訂詳細施工計劃。
如今:田成塊、地成方,助煙農提效
如今,通過煙田土地整理,小丘變大丘,田成塊,地成方,田間還修建了可通行農業機械的機耕道,田塊之間和周邊修建了防洪排洪溝及排灌系統,沿溪溝砌筑了防洪堤岸,確保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
“我已請了江蘇泰州的一支機械耕作隊到現場察看,他們說一天能起壟30多畝,而在往年,一臺起壟機一天僅能起壟五六畝。”陳福玉說。
“平整后的土地將便于機械化操作,大大提質增效。”廬豐煙草站副站長劉榮源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原來一畝用工30個左右,如今起壟、培田都能實現機械化,將減少八九個用工。
過去,因擔心田平整不好或平整后的分配問題,豐樂村1400多畝的土地僅平整了300多畝。村主任陳才興說,如今,許多村民找到村兩委,要求將剩余的田地列為今年煙田土地整理項目。
去年12月,全市2012年度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工作現場會在上杭召開;南平、三明先后派人到上杭學習煙田土地整理經驗。上杭煙田土地整理已成為一個典范。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