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光明網報道 在信豐縣正平鎮潭口村千畝煙葉基地,連片的育苗大棚猶如只只白龍“橫臥”鄉野,許多村民忙著施肥,他們嫻熟地起溝、下肥、回填,為今年“金黃”煙葉的收獲耕耘。這是筆者近日在正平鎮看到的煙葉種植的場景。
掀起種煙熱潮的,是信豐推進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的大力度。
正平鎮分管煙葉生產的鎮干部陳秀蓮介紹,政府整合資源推進煙葉種植,統建機耕路、溝和水塘等基礎設施,推廣翻耕、育苗、移栽和大培土標準化生產,統一技術指導、采摘和收購。2012年,該鎮煙葉新增面積800畝達2990畝,產值926萬元,今年全鎮翻耕煙地已超過3500畝。
合作社加農戶模式,是該縣迅速壯大煙葉生產的“法寶”。政府協調土地流轉,把原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并重新開發起緩坡、低丘和閑置土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由此,大戶種植徹底突破了過去煙葉產業發展零敲碎打、效益低下的困局,實現了規模化、規范化和市場化。“群眾種煙熱情很高,僅去年,全縣新增9個煙葉合作社,入社農戶達305戶,新開辟閑置地2567畝,同比增加25%。”近日,該縣烤煙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干部楊錦華說。
隨著煙農合作社建設的推進,信豐縣正平、小河和西牛等7個千畝以上煙葉鎮的田間地頭掀起了種煙熱,供肥運輸車晝夜調運,技術指導人員忙在田間,臨近年關的潭口村呈現一片農忙景象,正平鎮已調運肥料340噸。
在正平鎮,煙葉產業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村民楊秀生今年承包了50畝土地種煙葉,近期正值天氣好轉,他的煙地里每天都有10多名工人在忙活。“去年我種的50畝煙,純收入達10萬元。”說到煙葉,楊秀生滿臉笑容。
近年來,信豐縣出臺系列優惠政策,煙葉產業規模和產值實現快速增長。預定煙葉收購均價同比增加10%,讓農戶吃下“定心丸”,新建92座密集烤房、3個煙水工程,補貼購置72臺農機,切實提高了群眾種煙的積極性。據統計,2012年,信豐縣煙葉銷售額增長55%、達3540萬元。
一石二鳥,金黃的煙葉正迅速壯大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同時,也給種煙鄉鎮解決了大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雙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