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鄖西消息 從低矮的寒舍到樓房林立,從坑洼小道到村村暢通的水泥大道,從每日如一的田間勞作到富裕時尚的文化生活……近年來,湖北省鄖西縣煙農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
煙農變身“兩棲族”
“如今我在縣城墻體材料加工廠工作,銷售旺季每月能拿2600元工資,能在家附近上班,做夢都想不到啊!”談起生活變化,該縣景陽鄉吳家扁村煙農黃正海高興地說,“春季育苗搞罷就進城打工,農忙的4月到9月期間回家種煙,剩下農閑時間5個多月還能掙上1萬多元,掙了錢,顧了家,挺劃算的”。目前,在鄖西像黃正海這樣變身“兩棲族”的煙農達萬人以上,人均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鄖西土壤較薄多坡地,土地的產出率較低,農民多數選擇外出務工,種煙所需的勞力極度匱乏。針對這一現狀,鄖西縣煙葉公司積極爭取各類扶貧政策,進行煙水、煙路、煙房、煙機的配套降低勞作成本以提高產出率;同時結合湖北省局“知音三萬行”活動免費提供政策咨詢、技術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使煙農在家門口既能找到合適的崗位掙錢,又能顧家種煙。
如今,各煙葉產區有一大批煙農在家附近務工,成為名副其實不離鄉的“工人”,“農忙回鄉,農閑進城”已形成鄖西煙農的一個特點。
合作搭起“致富橋”
“合作社不僅為我們送肥料、送技術,還幫我們在農忙季節請幫工,讓我們種上了‘放心煙’,真是太好了”。在店子鎮小壩河村烤煙專業合作社社員大會上,社員王德根在聽罷合作社的服務承諾后高興地說。
近年來,鄖西縣在煙葉產業過程中,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很大的互幫隊伍,對于少數種煙大戶在農忙用工欠缺時,進行勞工互補,既幫助社員降低生產成本,又充分發揮了閑散勞動力的作用,使大家都有錢可掙,有效推動煙葉產業的發展。
目前,鄖西已成立農民煙葉專業合作社9個,入社社員近2000戶,注冊資金達600多萬元,入股資金近千萬元。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很多農民都在合作社里打工,向城里人一樣,上班就在家門口。
田園吹起“都市風”
寬敞平坦的柏油路,路旁樓房林立,轎車來回穿梭,儼然一派都市的氣息,這是筆者在鄖西縣店子鎮看到的景象。
“你看我們周家坪村現在的環境多好,老百姓過的日子一點兒不比城里人差!”在關防鄉文化廣場前,周家坪村村民何昌貴自豪地說。
何昌貴在村里屬于“先富起來”的種煙人,先前家里種了6畝多田,農閑時出去做臨工維持家計,初發展煙葉時他種了5畝烤煙,賣了1萬多塊錢,“都說種煙劃算,我也償了甜頭,這幾年租了幾十畝地,每年種70多畝,收入也是十幾萬,今年買了這個家伙,花了10多萬呢!”何昌貴說的“家伙”指的是新買回來的小車。
在何昌貴看來,他現在不再是“農民”了,而是“城里人”。“現在什么都有了,和城里的生活沒啥兩樣。”他高興地說。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