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南澗消息 云南省南澗縣遭遇了四年連續干旱的極端氣候,致使全縣的整個大農業、尤其是煙葉生產等遭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給全縣的人畜飲水,生產生活用水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2012年全縣平均降雨量為513.9毫米,比常年平均降雨量少246.4毫米,2013年至今僅降雨11.4毫米,導致庫塘蓄水嚴重不足,據了解,當前全縣蓄水僅有714.4萬立方米。規劃種煙區水窖合計32183個,相比2012年增加了1143個,水窖蓄水總量39.19萬立方米,相比去年減少了9.84萬立方米,平均每個水窖蓄水量為12立方米,同比減少了3立方米,水窖蓄水率為60%,同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因災造成全縣8個鄉鎮、75個村委會、104個自然村不同程度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3.86萬畝(其中輕旱面積2.16萬畝,重旱面積1.7萬畝),許多地方出現人畜飲水困難,偏遠山區有0.3萬人只能靠人背、馬馱、車拉來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相比之下,南澗縣南澗鎮、寶華鎮、碧溪鄉、擁翠鄉較為嚴重,這些地方又恰恰是南澗的優質煙區,種煙面積占到50%以上。全縣烤煙育苗用水有30個左右的零星大棚群點受旱情影響較為嚴重,碧溪新虎、無量新橋、擁翠新村、公郎白石巖等育苗點需要拉水、提水、引水育苗。全縣規劃煙區830片,7.6萬畝,其中有水栽煙495片4.365萬畝、需拉水栽煙312片3.03萬畝、無水栽煙23片0.205萬畝。隨著旱情的加劇,后期煙苗移栽工作用水形勢更為嚴峻。
面對旱情凸顯和庫塘蓄水不足的嚴峻形勢,南澗煙草緊緊圍繞“抗大旱、保育苗、促移栽、保民生、保供水”的總體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確保種煙旱區社會穩定。
局(分公司)成立旱保苗促移栽工作領導組,及時深入各鄉鎮煙區逐村組、逐農戶進行旱情核查,全面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抗旱保苗促移栽工作,組織煙草全體干部職工深入農村,包鄉、包村、包片蹲點工作,鼓勵和幫助群眾尋找新水源、開展生產自救,形成縣分公司領導包鄉鎮、機關各部門和煙站包村、組、全體職工包農戶三級聯動抗旱工作局面;同時,對現有水源進行統一管理和科學調配,優先保障人畜飲水,兼顧農業生產和烤煙育苗用水,積極引導廣大煙農充分發揮小型蓄水工程效益,制定“一村一方案,一窖(池)一對策”措施,采取攔、引、抽、提、拉、送和人背馬馱等多種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增加小水池、水窖等小型蓄水工程蓄水量;全面排查煙區小水窖、壩塘、水池、管網工程等水利基礎設施破損情況,發動村組,籌措資金進行修護。深化煙水管網工程管護使用制度改革,切實解決重建輕管問題,確保煙水工程發揮最大效益;認真統籌,強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水源點林木植被保護,對水庫等骨干水利工程的水利資源科學管理、統一調度、統籌使用,對煙區村社、山澗等零星小股水源明確專人管理,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水源的效益,協調處理好煙水管網工程涉及的鄉鎮之間、村社之間水資源使用矛盾糾紛,大力開展合理用水、節約用水、科技抗旱等知識宣傳,正確引導煙農自主抗旱和生產自救,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精神;實施精細化管理,著力抓好高莖壯苗培育。
育苗管理中,重點以溫濕度調控為核心,以技術措施為保障,當前全縣738個大棚已出苗82.47%,3月15日前小苗膜下煙育苗工作可全面結束,能滿足7.6萬畝大田移栽用苗;科學應對,加大抗旱技術培訓指導。深入村組、地塊摸清水源,檢查農戶蓄水情況,因地制宜實施“挖塘積水”、“打機井提水”、“遠距離提水”等抗旱蓄水補水措施,采取“引、提、拉、挑”等方式增加庫、塘、壩、池、窖蓄水量;加大投入,做好抗旱資金和物資保障。把強化抗旱保苗促移栽工作作為當前民生工作的重點,逐鄉鎮、逐村組、逐農戶核查災情,核查缺水等與群眾生活直接有關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向縣人民政府爭取專項資金30萬用于小水窖蓄水補水,確保抗旱保苗促移栽工作穩步推進。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