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石林消息 在過去近三個月的時間里,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縣五萬畝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的工地上時時處處是繁忙的景象,挖掘機來回穿梭、平整土地、壘筑田坎,工人們冒著烈日或細雨,筑機耕路、修排澇溝、挖小水窖。如果說“石林項目”是一場短期“攻堅戰”,那經過71天的攻堅克難,已于4月15日完成了項目的主體工程建設。在不到三個月的工期內,項目涉及到的政府、煙草等各方面的單位、部門和人員,都在為了項目的順利推進這同一個目標在不懈地努力,留下了一組組生動的鏡頭。
鏡頭一
在石林縣圭山鎮召開的2013年5萬畝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工作會上,來自全縣國土、水務、林業、農業、氣象等各個部門的相關人員把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石林縣委常委、副縣長李福軍說:“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石林縣五萬畝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覆蓋面之廣、涉及人口之多、面積和投資規模之大以及為石林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都是近20年石林發展建設中罕見的,因此全縣上下要牢牢抓住機遇,組織好、實施好該項目,為項目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是發生在去年10月9日的一幕,那時距離項目開工還有近半年的時間,縣委、縣政府就高度重視,召集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對項目規劃和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并明確提出要盡快成立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配備專職人員、抓好工作落實。
按照會議安排,石林縣人民政府先后于去年12月28日和12月31日分別成立了石林5萬畝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工程建設管理局。其中,工程建設管理局作為項目建設法人單位,負責統一協調縣煙草、國土、農業、林業、氣象、水務等17個單位及部門,全縣一盤棋,統籌協調,齊心協力,合作推進,共同做好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據石林縣煙辦主任李勁松介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建設管理局從17個成員單位中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辦公室、用地保障一組、用地保障二組、工程建設組、資金保障組、督察督辦組“七支隊伍”,制訂出臺土地整理相關工作方案和考核方案,定時間、定任務、定人員、定責任、定獎懲,所有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土地整理工作,使每個崗位都有責任,各項工作層層分解,實現從縣、鎮、小組到個人權責清晰,確保“事事有人管,樁樁有落實”。
這樣的機制,有效整合了各方力量,充分發揮了聯動作用,為“石林項目”的順利推進、高效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這其中,煙草作為重要的一環,勢必更加全情投入。昆明市局(公司)早于去年11月8日就成立了石林縣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同時按照工程建設管理局的統一安排,“石林項目”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標段上,也全都有煙草人在奔忙駐守。
可以說,項目到現在接近尾聲,一路順利推進,離不開石林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也離不開各成員單位和部門的通力合作。“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使“石林項目”得到了有力落實。
鏡頭二
在“石林項目”四標段的施工場地上,石林分公司員工張勁松和尹福存與工程監理人員和承建方吵了起來,他倆同時也分別是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局成立的工程技術組和督導組成員,主要負責從技術標準的落實和工程的進度上對工程進行把關,確保項目施工質量。細問原因才知道,是監理人員和承建方收方的時候沒有叫上他倆,但又要張勁松和尹福存簽字確認,他倆就拒不簽字,說:“這次收方我們沒有參與,我們不簽字,要一起去重新核實收方,我們才能確認簽字,這是項目建設管理局的要求,我們要對工程項目負責,對政府、對煙草企業負責,對當地的老百姓負責!”
這是發生在今年3月6日的一幕,那時項目剛進行了一個月,正是有他們那樣一份責任和堅持,到現在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整個項目區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生一次事故,真正做到了安全高效。
“土地整理”四個字,聽上去像是把土地弄平整那么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實則還包含了機耕路、水窖、排水溝建設等諸多步驟。工作量大、復雜程度高、涉及面廣、時間緊迫是這次“石林項目”的突出特點,而項目最終能否有效投入使用,施工質量是核心,而施工質量是否過硬的關鍵,就是參與這個項目所有人員的那份責任。
就像上面那一幕所說的,為確保項目工程質量,“石林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局還抽調煙草、水務部門相關人員26人組成工程技術組和工程督導組,負責整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指導、質量監督等工作。張勁松和尹福存就是其中的成員。在項目具體實施中,這兩個組的成員全都脫產投入該項工作,并每天做好工作日志和相關統計,及時上報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局,切實對項目負責。
按照項目計劃,“石林項目”共分為8個標段,各標段施工單位均根據本標段工程量,以旬為單位,制定了詳細的施工計劃,按時間節點,上足勞力、機械,有序推進,嚴格控制好項目的質量、進度和安全。而在這其中,工程技術組和督導組兩個組的工作人員就負責全天堅守項目區,現場指導、監管、檢查施工中的工程質量和進度。
像張勁松這樣的工程技術組人員,他們每天與監理人員一起,現場負責對工程量和進度進行核實上報、對工程技術標準進行把關,并協助解決相關技術問題;而像尹福存這樣的工程督導組人員,則負責每天對施工方人員和機械到位情況,監理方、造價方、審計方人員到位情況及工程推進情況等進行督查;同時,項目還邀請所在地的村民小組代表等對施工質量進行全程監督,發現問題立即暫停作業整改,確保項目區五萬畝煙田均按照施工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整理。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責任”二字放在心上,嚴格落實“項目建設四制”和“四位一體”監管制,從項目建設公告、招標、施工、監理、驗收等各個關口,全程參與,全程監管,全程問責,確保項目建設監管不留空檔、不留死角。”張勁松告訴我們。
鏡頭三
已經是晚上8點30分,但石林分公司三樓會議室里依然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五萬畝土地整理項目工作例會正在這里召開。各參會人員分別就項目各標段近兩天工程進度、完成投資比例、土地平整工程完成情況、機械人員進場情況等進行著詳細的匯報,特別圍繞現階段存在問題和困難,在會上予以明確,并商議提出可行的協調解決辦法。
這是發生在今年3月4日的一幕,為高效推進五萬畝土地整理工程建設,從2月27日起石林分公司就開始實行每周例會制度,分公司領導和所有參與“石林項目”的工作人員每周一、三、五晚上八點,都要聚到一起,及時總結項目推進中的經驗、討論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
如果問題在分公司層面解決不了,就會將問題及時上報到項目工程件建設管理局,管理局將視情況隨時召開管理局領導班子、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土地整理辦公會,深入了解分析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統一各部門思想,形成共識,及時商議出可行的解決問題方案。同時,針對土地整理點多面廣的特點,在項目開工時,工程建設管理局還要求每個標段的施工、監理、造價、審計、設計方長期駐點,管理局人員定時參加監理例會、施工方例會,與監理、造價、審計、施工等各方保持良好雙向平行溝通,做到有問題及時反饋,并在現場及時協調解決。
如果問題在縣級層面解決不了,那就會將問題及時上報昆明市局(公司)為了“石林項目”推進專門成立的工作督導組,在市級層面予以協調解決。同時,自項目開工之日起,督導組還會專題每周一次對項目建設措施落實,建設進度,項目資金走向,以及市、縣兩級煙草部門與項目建設管理局的協調、配合情況等實地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深入、系統地掌握項目推進情況,切實推動項目建設工作扎實開展,確保項目實施做到管理有人、推進有力、進展有速、質量合格、程序規范。
層層討論、層層協調、層層負責、層層解決,使“石林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始終能夠及時而高效地迎刃而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各級、各單位、各部門、各人,都為了這個項目,將心擰在了一起。
三組鏡頭,幾件小事,只是石林五萬畝基本煙田整理項目推進過程的一個縮影。從一個個鏡頭里我們看到的是參與“石林項目”的所有人為這個項目推進所付諸的不懈努力,正是這些努力,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在一路推動著“石林項目”朝著高質高效全面完工不斷邁進。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