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郟縣消息 8月28日,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蔣士君(煙草病蟲害專家)老師,帶領該校煙草學院2012級本科生100余人來到郟縣進行煙草病蟲害大田實習。
實習地點位于河南郟縣李口鎮王辛莊村東500畝煙葉連片大方,同學們被分成若干個小組,有的負責煙草病毒病害樣本的采集,有的負責煙草根莖類病害樣本的采集,有的負責煙草葉斑類病害樣本的采集,有的負責田間昆蟲樣本的采集;理論聯系實際,把課本上學到的煙草病蟲害知識與大田實踐相結合,采集到的樣本先咨詢老師,確定是某種病害特征后才用樣品紙包好,以便回校后在實驗室再做結果鑒定。
圖一:實習現場
圖二:實習現場
實習過程中采集到疑似煙草菌核病病株,以往在郟縣煙區煙草病蟲害普查中尚未發現該病害。據了解,該病害又名菌核疫病、白霉病,是我國南方煙區的常見病害,在多雨高濕年份危害更重,常造成產量損失,影響經濟價值。而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脈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在我們北方煙田一般難以見到該病害,此次采集到的病株在郟縣煙區還是首次,其病株表現為整株葉片凋萎枯死(見圖三);病株莖基部病斑呈褐色,病部有白色絮狀菌絲,病莖部菌核形態近球形,米粒大小(見圖四)。
圖三:疑似煙草菌核病病株
圖四:病株莖基部病斑呈褐色,病部有白色絮狀菌絲,病莖部菌核形態近球形米粒大小
發生原因分析:
今年,郟縣煙區煙葉移栽后有效降雨較少,煙田旱情嚴重,煙葉成熟期延遲,進入8月下旬以后,有效降雨增加,旱情得到緩解,但低溫寡照、潮濕涼爽的氣候環境給煙草菌核病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環境。
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倒茬。
2、低起壟,高培土,多中耕,降低田間濕度。
3、發病初期,拔除個別發病煙株,并用石灰粉消毒病穴。也可選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煙株根莖部及周圍土表,隔10天左右一次,連防3-4次。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