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上杭消息 “以前這片低洼田沒辦法排水,種的煙病蟲害嚴重,產量低,建了這條排水渠,今年種植的烤煙優質高產。”近日,福建省上杭縣中都鎮瑞香村煙農何德祥高興地告訴記者。
來到上杭縣中都鎮瑞香村、黃店村采訪時,看到平整連片的稻田綠色盡染,土地整理后的農田整齊劃一,灌溉設施齊全,田間道路暢通,大田里,隨時可見正在辛勤勞作的農民,好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
這一變化得益于上杭縣2012-2013年實施的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全縣兩年累計規劃整理面積6330畝,預算投入資金3285.8萬元。項目涉及廬豐、中都、稔田、白砂四個鄉(鎮)12個行政村,受益農戶2020戶。截至5月30日,該縣全面完成2013年度煙田土地整理配套設施建設,順利通過市煙草公司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驗收。
高質量、高速度的工程進度背后,體現了上杭煙草人對煙農的高度責任感,閃現著上杭煙草部門的智慧。
土地整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水、路、渠、地等各個方面,關乎每一個群眾的切身利益。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帶來不利影響。
上杭縣把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來抓,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部門協調,全力推進煙田土地整理各項工作,為打消群眾由土地整理而產生的自家田地增減、土地肥力是否喪失的疑慮,煙草、國土部門和鎮、村兩級協同配合,及早召開各種會議,大力宣傳煙田土地整理的意義和重要性,煙農由要我整理變為我要整理,制定分配流轉實施方案,協助填寫流轉和權屬登記表,簽訂流轉協議,確保高標準煙田土地整理項目內業資料真實可靠,嚴格按照龍巖市土地整理相關工作要求按時間節點開展。縣基礎辦派出6名駐點人員和聘請2名工程師負責全縣煙田土地整理工作。
上杭縣煙草部門以“土地平整化、設施配套化、種植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效益規模化”為要求,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為目標,在項目區內全面實現田網、渠網、路網“三網”配套率100%,努力把低產地、低洼地改造成“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機能耕”的高標準農田,為農民增收提供保障。
上杭煙草部門嚴格執行《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施工合同》,施工單位根據本標段工程量,以旬為單位,制定詳細施工計劃;要求施工單位上足勞力、機械,確保工程進度,不誤農時、限期完成;要求項目業主、項目村、監理單位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要求文明施工,科學施工,按圖施工,真正使田塊格田化,實現機械化耕作;加強監督,確保建成“陽光工程”、“惠民工程”、“廉潔工程”。2012年12月18日,龍巖市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現場會在上杭召開,該縣成為全市煙田土地整理工作的標桿典范。本省南平、三明和湖南椰洲等先后派人到上杭學習煙田土地整理經驗,國家、省、市煙草部門領導蒞臨上杭參觀指導,并對上杭煙田整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整理好的煙田交付后,廬豐、稔田、中都、白砂四個鄉(鎮)項目村積極引進和培養規模種煙戶,保證耕地全部用于種植烤煙,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目標,項目實施鄉(鎮)種植烤煙面積比上年大大增加。
“中都鎮瑞香、黃店、仙村三個村通過煙田土地整理,小坵變大坵,田成塊、地成方,田間還修建了可通行農業機械的機耕道,田塊之間和周邊修建了防洪排洪溝及排灌系統,沿溪溝砌筑了防洪堤岸,確保旱能灌、澇能排、機能耕、旱澇保收”。中都煙草站站長丘開勇說。
“平整后的土地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目標。”中都鎮瑞香村黨支部書記鐘春興算了一筆賬:“原來種一畝煙葉用工30個左右,如今起壟、培土都能實現機械化,減少了八個用工。”
中都鎮政府分管煙葉生產領導、副鎮長鐘杭星對煙田整理給予充分肯定,“去年新建的煙田配套設施,今年發揮了較大作用:一是溝渠發揮排灌作用。改變了以往竄灌、漫灌的耕種情況,對于爛泥田起到了較好的排漬作用,保證了田塊的用水平衡;二是道路橋梁提供了交通便利。田間道路拓寬、生產路修筑、橋涵建設為煙農運輸肥料、煙葉提供了便利,改變了以往因交通不便,煙農肩挑手提的生產運輸模式;三是防洪堤預防雨季水患。水患易發地段建設防洪堤,避免了水流淹沒農田造成煙農經濟損失和水土流失;四是田塊平整方便機械耕種。通過小坵整大坵,田埂修筑順直穩固,耕地成塊連片,擴大了耕地面積,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機械化耕作水平”。
上杭煙草專賣局局長鄭開強說:“通過土地整理,在項目區打造以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為標志的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讓山區通過發展現代化煙草農業、圓煙農增收致富的夢想”。
“領導重視、群眾支持、部門配合、運作規范、監管到位、典型示范。”對上杭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工作,鄭開強局長用24字總結概括。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