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納雍消息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貴州省納雍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依托借貸便民、保險利民、代烤助民、供餐親民,消除服務煙農的“最后一公里”,煙農煙企“擰成一股繩”。
借貸便民
煙農借款種煙,干部職工擔保
楊龍勇是龍場鎮鐵桿煙農。
2014年春天,楊龍勇缺烤煙種植啟動資金,生產準備沒著落。“莊稼無牛空起早,生產無錢空望空”,就在他打算到處借錢時,瞌睡遇上枕頭,龍場烤煙生產單元黨支部的黨員劉登祥四處張羅,為他借來了3000元小工費……
同樣的例子在龍場還有。
楊華龍沒錢支付烤煙生產物資款,龍場烤煙生產單元黨支部書記林家勇為他先行墊支了2000元,秋后才,他才把欠林家勇的錢還上。
龍場烤煙生產單元是煙葉主產區。為打消煙農后顧之憂,職工們還出面聯系郵政儲蓄銀行,讓銀行直接上門放貸,拿到貸款的煙農約定秋后還款。龍場鎮以支塘村的周洪珍就在這種貼心服務中借到了40000元錢。
煙農郭加奎利用借到的1萬元錢流轉土地、支付工錢,種了187畝烤煙。
煙農郭太兵利用借到的5000元錢買煤炭,使得187畝烤煙的烘烤有了著落。
2014年,單在龍場鎮,通過生產單元擔保,就有61戶煙農在銀行借到貸款103萬元。
保險利民
種煙嘗試保險,政企聯合買單
春怕天干,夏怕冰雹。種煙就怕老天不“幫忙”。
為確保旱澇保收,保險業嘗試進入煙草種植領域攬保,每畝交保金4元,遇到災害,保險公司保底賠付至少200元。
生產環節,處處是投入,煙農因此有四盼:一盼政策穩定不亂變,二盼風調雨順少風險,三盼生產基礎打得牢,四盼田間科技玩得轉。
調研中,納雍縣煙草專賣局局長周真吉得知煙農“四盼”,請求政府支持種植投保。政府領導算了一賬后拍板:種植保險兩家出,企業一半,政府一半。就這樣,政府支付42萬元,企業支付42萬元,全部給煙農買了種植保險。
7月14日,連續多天暴雨,鍋圈巖鄉明星村朱啟學等8戶煙農栽種在水淹壩地段的煙葉一夜之間困在洪水里,帶著泥漿的洪水漫過了煙株中部。
朱啟學家種煙104畝,采收時節天不“幫忙”,原本吹糠見米的收成打了“水漂”。災后,局領導啟動種植保險申報,打算向保險公司上報受災情況,為農戶尋求賠償。
有了種植保險,即使天災頻仍之年,煙農最低也基本能“保本”,有“吃”無“貼”。
代烤助民
能種的不能烤,合作社來代勞
“不怕種不好,就怕烤不好。”被煙農稱為“火中取寶”的烤煙,烘烤環節一個不慎,烤出來的煙葉可能就是一堆“糊葉子”,賣不了,也吃不得。
為讓能種不能“烤”的煙農省心,納雍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2014秋季嘗試在寨樂鄉茶樹梁子推行“代烤助民”服務,指導合作社技術人員幫助缺少技術的農戶烘烤烤煙。
陳先華種煙35.2畝,李曉莉種煙70.4畝。因技術差,烘烤總跟不上趟,他們偶爾烤出一房好煙,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2014年推出“代烤”服務后,陳先華和李曉莉把烘烤活托管給了專業合作社,不僅省了心,還且省了力、增了收。
目前,像他倆一樣“托管”烘烤的共13戶煙農。通過托管,13戶煙農比去年增收十多萬元以上。
供餐親民
煙農等候分級,站點提供簡餐
近年,烤煙分級不再由農戶自己執行,而改由專業分級隊代理分級,農戶把煙葉從家中運到指定的收購點就行了。但煙農等待分級、計重,需要一定時間,因此,納雍縣局(分公司)特地推出供餐服務,等候區的煙農可以享受茶水、香煙、簡餐服務,不需付錢。
煙農袁啟倫說:“現在拉煙交,不怕肚子餓,在煙草站就能吃到方便面,還有茶水喝。”
鍋圈巖鄉種煙大戶吳學銀接到交售預約電話后,如期運來烤煙。他家離收購點遠,煙葉又多,如果沒簡餐服務,他還得到鎮上進館子。說起現在的服務,他感觸多:“企業想得周到。前段時間,烤房前面的彩鋼棚漏雨,煙草局還捐贈1000塊錢,讓我維修。”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