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我國煙草事業的發展,烘烤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從原來的竹竿編煙到現在的煙夾編煙,再到剛開始在全國各地試點的散葉烘烤,烤煙的烘烤設備和方式不斷的更新變化發展。烘烤是優質煙葉形成至關重要的一環。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烤”,種的再好的煙葉烘烤不過關也是無用的廢品,而質量相對較差的煙葉,合適的烘烤工藝可以進一步對其品質進行突顯,彌補大田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
2003年,貴州省遵義煙草發明了“散葉堆積式烤煙房及其煙葉烘烤方法”,并于2009年得到推廣與應用。散葉烘烤可減少煙葉的綁竿和下炕解竿用工,烤出的煙葉質量好,既省工又降本,受到了業內的好評。近年來,山西、山東、黑龍江、重慶等地都相繼推廣應用散葉堆積式烤煙房及其煙葉烘烤方法。
散葉烘烤根據裝煙方式不同可分為箱式裝煙,煙筐裝煙,堆放裝煙,插簽裝煙。這里主要談一下堆放裝煙即散葉堆積式烘烤。散葉堆積式烘烤是指人工直接在烤房內的分風隔板上將煙葉葉基部朝下散葉堆放裝煙。
散葉堆積式烘烤的技術要領:
變黃期:變黃時期煙葉要低溫慢烤,拉長關鍵溫度點的穩溫時間,濕球溫度控制在比掛竿烘烤相同關鍵溫度點時低1-3℃,變黃后期即將轉入定色時,應先穩溫一段時間適當排濕,然后再升溫定色。
定色期:強制通風排濕,將濕球溫度控制在34℃~36℃,在各關鍵溫度點適當拉長時間。
干筋期:控制濕球溫度,在各溫度點拉長時間,逐漸升高濕球溫度和干球溫度,其中濕球溫度不應超過38℃。
散葉堆積式烘烤成果分析: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煙葉烘烤結束后均平鋪于分風隔板上,鋪在表面的煙葉烘烤質量較好,葉片變黃均勻,等級質量較高;壓在下面的煙葉,普遍變黃不完全,葉片下部1/3左右的面積未變黃。
圖1 散葉堆積式烘烤烤后煙葉
其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在變黃中期,即38℃左右時葉片發軟塌架,并倒伏平鋪于分風隔板上,由于葉片是從葉緣到葉中、下部逐漸變黃,在長時間穩溫排濕后,葉片基本變黃,但葉片下部較薄,升溫和排濕使葉片下部水分散失較快,導致葉片未完全變黃。二是所用烤房為氣流上升式,倒伏在下面的煙葉接觸到的熱空氣溫度較高,倒伏在表面的煙葉接觸的熱空氣溫度較低,導致下面煙葉烤青較多,上下層煙葉變黃程度不均。烤后煙葉上部色澤較好下部呈青綠色,大大的降低了煙葉的品質。由于烘烤變黃期時間過分拉長導致一些素質較差煙葉內含物質消耗殆盡,后期升溫繼續消耗內含物質致使煙葉烤焦,形成雜色煙,降低了經濟效益。
圖2 從右往左依次為同層從上往下疊放的煙葉
圖3 被覆蓋的煙葉
優點:散葉烘烤的烤房每一層距離地面較普通密集烤房近,裝煙難度較普通密集烤房小。將煙葉散放進入烤房,省去了裝竿解竿的工序,且裝煙量較普通煙夾烘烤高30%,既省工又省煤。散葉烘烤方式一般能夠提高烤后煙葉桔黃煙的比例,改善煙葉質量。
缺點:38℃左右煙葉就塌架倒伏,通風排濕困難,煙葉變黃較慢,變黃不均勻,甚至形成烤青煙,含水量較大煙葉不易烘烤。散葉烘烤結束后煙葉含水量極少容易造碎,不易取出,回潮需在烤房內進行,影響了下一炕煙葉的裝炕,降低了烤房的利用效率。
技術改進建議:
可將分風隔板設備改造為木條固定式。如圖4所示,以分風隔板為單位,在隔板兩側長邊平行支兩根木條,將每個分風隔板上堆積的煙葉獨立支起,避免其在定色前發生倒伏。這樣就增大了葉間隙的通風和排濕,使煙葉變黃均勻。
?
烘烤過程中在干球溫度34℃-36℃適當拉長變黃時間,濕球溫度控制在33℃-35℃,防止葉片失水過度,干球溫度38℃時控制濕球溫度35℃左右,適當排濕,但不能過度排濕,保證葉片下部正常變黃。整個變黃過程不宜過長,以防葉片內含物質消耗過度,降低煙葉品質。由于散葉烘烤過程對濕度的控制較復雜,因此適合素質較好煙葉的烘烤,建議針對上部和中部煙葉采用散葉堆積式烘烤,下部煙葉采用煙夾式烘烤。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