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師宗消息 2012年,云南省師宗縣烤煙生產緊緊圍繞“卷煙上水平”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以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為統領,以優化煙葉結構為中心,以保護農民利益為突出重點,以穩定規模、提質創牌、增加收益為主要任務,創新發展思路,突出八個重點工作,確保師宗縣19.2萬畝烤煙種植任務和53萬擔烤煙收購計劃的圓滿完成。
一是繼續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把杜絕雜劣品種、提價20%、優化結構補貼15元等優惠政策宣講到每一位煙農,合力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工作開展。加大合同監管力度,嚴肅合同計劃管理、嚴格合同簽訂流程,堅持進村入戶面對面簽訂合同,堅決杜絕空合同、虛假合同。堅持“政府主導、煙草主抓、煙農主體、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各鄉鎮和煙站不斷規范操作流程、驗收辦法、監管方法和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和措施,突出抓好“稱重、毀型、處理”等關鍵環節,確保底部2片和頂部1片不適用鮮煙葉清除到位、數量核實到位、毀形到位、處理到位。
二是堅決杜絕雜劣品種。把杜絕雜劣品種、提高煙葉質量作為師宗煙葉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實,逐級成立品種專項檢查小組,加強督導檢查力度,嚴格把好育苗、移栽、收購三個環節工作。在播種環節要嚴防,按照“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供苗”的工作要求集中開展工作,自留煙種和零星育苗一律視為雜劣品種,堅決予以鏟除;在移栽環節堵漏,加強檢查核實,發現雜劣品種的,及時進行合同調整;在收購環節嚴守,嚴格煙葉收購標準,凡是雜劣品種的一律不收購同時該合同列入“黑名單”進行處理。
三是加強科技員隊伍管理。大力推行科技員用工體制改革。按照“定編、定員、定片”的原則,加強對2012年擇優選用430名烤煙科技員的管理使用和考核,積極采取“末尾淘汰制”考核,實行績效月度公示制度,實行“底薪+績效”的薪酬考核機制,800作為月基本工資,其余按照考核結果兌現,相應地提高收入待遇,穩定科技員隊伍,充分調動科技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心,發揮其骨干和支撐作用,提升技術指導和服務水平。
四是推行兩線三級責任考核。將優化煙葉結構、烤煙種植區域規劃、杜絕雜劣品種、合同簽訂管理等重點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督辦事項,建立“兩線三級”工作責任考核體系,明確政府、煙草“兩條線”責任目標,實行縣、鄉(鎮)、村委會、組和煙草公司、煙葉站、煙點、科技員“三級”目標考核。分別就育苗、移栽、收購等關鍵環節進行檢查考核,確保烤煙生產優勢地位不動搖。
五是圍繞水源優化布局。緊緊圍繞市委趙書記提出的“三優先”原則,根據各煙站制定的《烤煙抗旱育苗促移栽一村一案》,圍繞水源規劃落實育苗場地和烤煙大田種植面積,提早組織抗旱蓄水,落實抗旱設施和設備,同時積極開展節水、蓄水宣傳,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抓緊利用有利時機節水、蓄水,采取有效措施對煙區蓄水設施進行補水,保證烤煙育苗、最佳節令移栽用水。
六是完善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體系。圍繞生態求發展,建立完善生態農業標準體系,提高煙葉安全性水平,持續提升煙草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水平,傾力打造綠色經濟煙草強縣。以煙草為主,聯合農業、畜牧、氣象、環保等部門共同打造師宗現代農業綜合防治體系,2012年全縣建立田間小氣候觀測站23個,建立100個田間測報點,配備200名測報員,依托于師宗縣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系統,實行全程監管,形成覆蓋全縣的煙草病蟲害綜合防控體系,引領全縣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七是全面推進煙葉生產方式轉變配套示范區建設。為配合好羅平2012年國家局全程機械化試點縣建設,當好“綠葉”。我們以“324”國道為重點,以“師彌線”為補充,全力做好公路沿線樣板的規劃布局、農機示范、生物防治體系建設等工作,努力打造師宗特色和師宗亮點。其中:“324”國道沿線規劃5600畝重點樣板,規劃種植品種為云煙87、云煙97,捏龍、方七兩處樣板田著力打造以集機械化作業、綜合防治、科技試驗為一體的樣板綜合示范區。師彌公路沿線規劃24300畝樣板田,規劃種植品種為中煙100、云煙87,以小矣則三場三中心為核心輻射公路沿線,重點在綜合防治信息化監管上下功夫。
八是持續提升基地單元建設水平。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促進煙葉生產綜合能力提升,積極探索通過煙農合作社加強基礎設施管護的辦法,在基礎設施運維管理中實現新突破,健全完善管護措施,確保基礎設施持續發揮實效;不斷總結合作社發展經驗,加強政策扶持,積極開展示范社建設,引導煙農專業合作社在服務手段、經營范圍、運行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重點在基礎設施管護、多元化經營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深化與工業企業的合作,將基地建設與煙葉資源配置方式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生產布局,深入推進GAP煙葉生產管理模式,實現重點骨干品牌原料100%基地化供應,提升師宗基地單元建設工作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