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靖西消息 連續二個月的低溫陰冷天氣終于回暖,天空放晴,陽光燦爛。邊陲壯鄉廣西靖西煙田處處人歡機器響,緊鑼密鼓投入移栽大忙:寬闊的田野,一垌垌地膜覆蓋栽培的煙田白茫茫一片,從村頭蜒綿伸向遠方的山腳;在縱橫交錯的煙機路上,一臺臺運送煙苗的手扶拖拉機不時奔馳來往;煙田里,成雙成對的煙農,正在合作忙著用移栽器膜上栽煙。……遠處,奇山秀麗,云霧繚繞,恰似一幅春耕春種繁忙美麗畫卷。
技術人員深入煙田指導提高移栽質量
著力培育職業煙農
頂著寒意晨風,廣西靖西地州鄉甘荷村三甘屯煙農黃志團趕著日頭,開著小三輪出了門,車后箱裝著移栽器和灌水器。不多久,他哼著小曲子從甘荷育苗工場馳車回來到煙田。“這是我第5天領來煙苗移栽了,今天再栽一天就可以完成啦!”他伸出手比劃出“3”的手勢:“去年我家種20畝得了5萬塊,今年要多種10畝,多收入3萬看來會有!”說著,被太陽曬黑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兄弟!看您栽煙老把式是老煙農啊?”筆者靠近和他攀談起來。
“不瞞你了,我種煙算來有10個年頭了,頭5年煙田往往缺水,收成不好,哪敢多種!近5年來,煙草在我們村修建蓄水排澇大壩工程,用水不愁了,收成不錯呀,逐年擴種面積咧!”
“今年屯上大伙都擴種面積嗎?”
“是啊!全屯23戶種煙520畝,就有12 戶種20畝以上,還有李道年1戶種150畝,大伙都說沒有一定規模,哪來的經濟效益啊?”
“種這么多收入有保障嗎?”
“以前不敢說,這年頭大家都不怕沒收入了。現在種煙同頭幾年不一樣,煙草服務周到,水利在田邊,耕地起壟是機械,煙苗有育苗工場提供,栽煙有移栽器,中耕除草有培土機,澆水有抽水機,編煙有籠式煙夾,烘烤有自動智能烤房,管理省心、輕松,節省勞力,煙葉烘烤后,預檢員上門指導分級保管,今年煙草又提高煙葉收購價格,扶持政策加大,樣樣叫你放心,種煙還怕那樣啊!”
現在已開始進入煙田移栽熱潮,靖西縣的4487戶煙農正在抓緊落實擴大種植面積,黃志團 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典型縮影。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靖西縣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入非農領域務工或經商。同時,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加劇了烤煙種植面積逐年下滑。面對落實種煙面積逐漸艱巨狀況,靖西縣煙草營銷部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分析,找出了問題的關鍵:“一家一戶的‘小而散’經營方式已經難于使全縣煙葉穩定規模發展,出路在于穩定煙農隊伍,特別需要一批穩定的“以種煙為生、精于種煙”的職業化煙農。于是他們把發展種煙專業村、種煙大戶作為培育職業化煙農根基為抓手。積極主動爭取地方黨委、政府重視,加強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制定扶持政策,組織協調做好煙田土地流轉工作。與此同時,縣營銷部按照發展大鄉、大村、大戶的原則,對10萬畝基本煙田進行科學規劃,擇優布局,將煙葉種植向水肥條件好、煙田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鄉鎮和種煙積極性高、種植經驗豐富的大戶調整轉移,積極引導發展職業煙農。有效地推動了煙葉生產方式、組織管理模式改革,加快了煙葉生產社會化市場化進程,促進了集約化專業化生產經營。使全縣種煙專業村、種植大戶應運而生。據到3月上旬調查核實統計,今年全縣種煙共4487 戶,簽訂合同面積73150畝。目前初步統計,移栽大田己逾6萬畝。3月中旬就可以“搶種”完成。其中種植20畝以上的專業戶達1490戶,占種煙總戶數33.20%,簽訂種植面積33589畝,占全縣種植面積45.92%。在種植大戶中,種煙5年以上、“以種煙為生、精于此道”基本具備職業煙農特征的達1050戶。通過職業煙農的示范帶頭作用,穩固住處于觀望狀態的普通煙農,使全縣煙葉種植面積有了新發展。
推行移栽器膜上移栽技術,提高工效質量也好
煙田里最可愛的人
“黃叔!注意將煙苗放入移栽器閉合的錐體內,對準移栽行中心位置,雙手把住把手,適當用力,垂直將錐體插入土中7—8厘米向左或右旋轉將錐體張開,再緩慢提起移栽器,將煙苗定植土中,確保定植根正苗直,覆土后煙苗心葉露出地面2—3厘米,確保泥土不蓋心,然后每株煙澆灌定根水2—4斤,再噴防治地下害蟲農藥。澆水、噴藥完成后,要及時用細土將定植口壓緊封住,以利保溫保濕,促進煙苗早生快發。”“好!好!謝謝小李技術員指導!”這是在武平鄉底教屯看到駐村煙技員小李手把手耐心指導新煙農黃豐發使用移栽器膜上移栽技術要領的畫面。連日來,靖西縣各煙區煙田里,隨處可見煙技員傳授技術的身影。
前期由于受長時間持續低溫陰雨寡照的影響,面臨煙田翻耕整地緩慢、煙苗生長發育遲緩、條施基肥、起壟蓋膜待栽滯后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扭轉這一被動局面,提高種煙科技含量,優化煙葉結構,縣煙草營銷部組織186名煙技員,奔赴生產第一線,采取駐村蹲點、包村包戶的形式“零距離”進行具體指導。他們宣傳煙草及地方政府扶持優惠政策,激發擴大種煙積極性;指導煙農做好提高煙田移栽質量各項工作。根據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指導育苗戶加強煙苗防寒保暖和水肥管理,做好剪葉練苗鍛苗、噴施農藥防治病毒等工作,為煙農提供高莖無病健壯煙苗。加強指導煙農搶抓雨停天氣,及時預整地起壟蓋膜待栽。他們除了現場指導,還向煙農發放施肥指導單、移栽器膜上移栽技術要點等技術資料。大部分煙技員白天和煙農下田勞動,晚上上門和煙農座談。有些煙技員還做起了“特等工”,幫助缺少勞力的煙農或整地起壟、或運送肥料、或解決其它實際困難,那里有困難或技術難題,那里就有煙技員的身影。一系列優質服務,受到煙農們一致好評,他們都親切的把煙技員稱為“煙田里最可愛的人”。
據悉,截止3月上旬,全縣煙技員向煙農發放各種技術資料13000余份,開展技術培訓580期,培訓煙農25400人次。使一批優質煙標準化生產如培育高莖壯苗、配方施肥、膜上移栽等新技術得到貫徹落實到位,提高了煙田移栽質量,為全年煙葉生產“保總量、提質量、上水平”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移栽后壯觀的煙田
規模化服務作保障
一個春曖融融的日子,靖西煙草營銷部在地州鄉魯利村坡江屯組織召開自制改造起壟機作業現場觀摩會,一臺裝扮輕巧的起壟機隆隆著響示范操作不到一刻鐘,就把一塊半畝煙田起壟到盡頭。到會的80余名煙農看著一行行畢直的煙壟,壟體飽滿,壟面平整,溝直、壟距、壟高、寬窄一致,大家贊不絕口。當天就有12戶煙農訂購這種培土機。原來,魯利村一位煙農從田陽縣菜農用那種培土機起菜壟受到啟發,將機耕手扶拖拉機改造,配套上起壟設備,讓縣農機公司生產。設備改造所需材料成本僅450元,操作簡便易行,一天一臺機可以起壟10—12畝,比人工起壟快10倍。縣煙草及時總結推廣這個成功經驗,大大提高了機耕專業隊服務質量水平,扭轉了全縣受長期低溫影響整地起壟緩慢的局面。
針對種植大戶、種植互助合作社等生產組織形式的不斷興起,農業勞動力外流請工難的實際情況,靖西煙草營銷部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著力實施“規模化服務帶動”戰略。首先,加大投入,加強對煙草農業機械設備研發,大力發展適合山區生產特點的煙草專用機械。其次,健全社會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社會化規模服務。以基地單元為單位,圍繞規范、高效的目標,在育苗、機耕、植保、烘烤等關鍵環節,成立綜合性或分環節專業服務組織,為煙農提供高質量、低成本服務,使煙葉生產從工種繁雜、勞動強度大剝離出來,讓煙農輕輕松松種煙,促進煙葉生產科技集成化、主要勞動過程機械化或半機械化,大大地減工降本。今年全縣煙田機耕整地面積己達90%,使用移栽器栽煙己達80%。煙農勞動用工大幅減少,既推進種植專業戶發展,又提高煙田移栽質量。喜愛用山歌表達激情的煙農們高興唱道:“耕田整地有‘鐵牛’,多栽幾畝不用愁,育苗烘烤工場化,減工降本增了收,機械化來專業化,壯家種煙有奔頭。”現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已成為煙農們村頭村尾、田間地頭、茶余飯后、串門走親談論最多的新話題。他們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種煙輕輕松松,產品銷售市場穩定,收入逐年大提高,樣樣符合我們心意,不種煙還種那樣啊!”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