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丘北消息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各鄉(鎮)從8月1日至5日起陸續開始煙葉收購工作,截至10月10日,已圓滿完成37萬擔煙葉收購任務,較往年提前了15天,上等煙比例為55.92%,中等煙比例39.56%,均價21.1元/公斤,實現煙農售煙收入3.9億元,戶均收入24469元,畝均收入2870元,實現煙葉稅8587.7萬元。
俗話說,“春華而秋實”,因果關系的存在乃是自然萬象的必然規律。每一份不凡成績的取得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奇跡,但卻不會是偶然。
猶記得那一天,9月的時光軸已經轉到了最后的幾個小格,對于忙碌了幾個月的煙農而言,當前正是交煙的緊張時刻,是煙站烤煙收購最忙碌的季節,而當筆者驅車趕到丘北縣普者黑煙站時,站內卻格外的安靜,抬頭一看,“著眼基層、規范管理、主攻質量、誠信服務、爭創一流”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農用掛車,裝著車廂滿滿、準備交售的煙葉,有的煙農在車上打著小盹,有的在煙農休息室喝著茶水,悠閑地聊著天。筆者很詫異地問道:“大哥,你們都不忙著交煙啊?”“不怕的,到了約定的差不多時間會有人來叫我們的。”煙站人員告訴筆者,今年煙站嚴格實行“約時、定點”煙葉交售制度,煙農在自己約定的時間到煙站來交煙,有效解決交煙擁擠,排隊麻煩的問題,定級室內只允許賣煙的一兩家進去,一來可以提高分煙定級的效率,二來可以免去煙農擁擠產生的煩躁情緒和口角糾紛,定級員與外部隔開,可以有效杜絕“人情煙、關系煙”,確保公平、公正的收購環境,給煙農吃下了定心丸。
“我們本著人本管理的理念,以內部管理為抓手,收購工作開始前,我們就組織全體收購人員認真學習了‘七條要求’和‘五條紀律’,要求必須做到‘三個全心全意’”“同時我們還組織認真學習了‘大成’企業文化,增強了職工的歸宿感,提高了他們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所以今年的收購工作平穩有序,煙葉純度較好,進度較往年進一步加快”普者黑站長張自祥說。
倉庫內,放眼望去,堆碼得整整齊齊的煙包,一層又一層,直沖庫頂而上,像列隊的哨兵等候檢閱。不遠處推著裝載煙葉的小推車的青年愉快地哼著小曲從身邊走過,忙著打包的大嬸時不時地還聊著幾句,傳出咯咯的笑聲,言語不多扛著煙包往庫角而去的中年男人,在這個烤煙氣息彌漫不大的空間內,展現著一幅忙碌而又和諧的感人畫面。
又一天,在丘北縣平寨煙站的分級室內,筆者看到了來這里調研指導烤煙收購工作的副縣長張帥和縣煙草公司的經理向成高。他們正在和煙農親切地聊著天,認真地聽取煙農對烤煙收購和煙葉生產的意見建議,指導煙農如何科學地種好每一棵煙,用最少的成本,生產出最好的煙葉。而分級員們正有條不紊地忙著給煙農待交售的煙葉分級,絲毫沒有因為“大人物”的到來而圍觀。“這種場面已經不算稀奇了,縣長都來過幾次了,鄉鎮上的烤煙分管領導天天都在煙站忙乎著,縣公司的經理隔三岔五地到煙站來指導收煙,連領導都這么關心這片片烤煙,我們頓覺心中備受鼓舞,只有盡職盡責地把煙分好,保護好煙農的正當利益,這才是我們份內能做的最實在的事。”分級員小張悄悄地告訴筆者。
平寨煙站是全縣最早完成收購任務的煙站之一,從8月2號開秤收煙,10月4日圓滿完成了1.75萬擔收購任務,上等煙比例達到60.78%。在站內的圍墻上,“加強管理,優化結構,控制總量,提升質量”“烤好一爐,理好一爐,賣完一爐”的橫幅尤是醒目。“這絕對不是一句口號,從烤煙種子放入育苗盤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適時動員煙農加強對煙苗、烤煙和大田的管理,做到每個環節都不放松,確保給每棵煙提供最健康的生長環境。”“今年我們嚴格執行云南省局(公司)優化煙葉結構‘一片頂葉兩片腳葉’必須清除的要求,并做好處理情況臺賬記錄,及時把優化煙葉結構補貼發到煙農的手中,煙農積極踴躍支持優化煙葉結構工作,雖然今年受了冰雹災害的侵襲,但是今年的煙葉質量總體還是不錯。”平寨煙站站長楊宏光告訴筆者。
日歷已經翻到了10月中旬,忙碌了兩個多月的烤煙收購工作已經暫告一段了,對煙農和煙站來說,今年的烤煙各項工作已經到了尾聲,即將以煙農的增產增收而落下帷幕,但是烤煙之路仍然漫長而光亮,“要栽地膜煙,早栽煙,抗旱栽煙”的思想已經普遍被煙農所接受,“早交煙,交好煙”的信念也植入煙農心中,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有煙草和煙農的同心協力、開拓創新,煙葉生產這條路必然會更加平順,更加廣闊,更加明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