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陸良消息 2013年,沐浴十八大春風,我們相聚在爨文化的發源地——云南陸良。今年全縣散葉收購量為29.48萬擔,占全縣收購總量的三分之二,實現“原料保障上水平,增加煙農收入,支援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已成為每一個陸良煙草人的金葉夢想。
夢想從這里起航
作為云南第一壩的陸良縣,素有“滇東糧倉”之稱,具有得天獨厚的烤煙生產條件,自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開始種植晾曬煙,至今已有120年的種煙歷史。煙葉質量倍受工業企業的青睞,常年種植烤煙16萬畝左右,生產收購煙葉50萬擔。隨著卷煙工業對煙葉質量、等級純度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煙葉種植模式、復烤方法的變更,等級純度偏低、費工費時、易摻雜使假和不利于打葉復烤的傳統煙葉分級扎把模式弊端凸顯,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為了穩步提升煙葉等級質量,增強優質煙葉原料供給能力,適應卷煙品牌發展需求,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新的收購方法——散葉收購模式應運而生。
為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的飛速發展,早在2005年陸良縣就與安徽中煙合作開始了尋求、探索產業進步的新型收購模式:散葉收購,至今已有八年的探索歷史。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金葉夢想,也從這里開始起航。
2010年,一幅嶄新的畫卷拉開了陸良散葉收購模式成功運作的第一樂章,借助被納入滇東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的契機,陸良縣在召夸基地單元建設小壩現代煙草農業項目區,項目區結合現代煙草生產方式及本地實際情況,建立了包含烘烤工場、收購線的烘烤收購一體化工場,并按照國家局試點安排,在這里與川渝中煙合作,成功開展散葉收購8000擔。2011年,在烘烤收購一體化工場成功運作散葉收購的基礎上,陸良縣適當擴展了散葉收購模式探索范圍,在召夸鎮果河村全村開展散葉收購。2012年,試點范圍繼續擴大,在召夸鎮小壩、大栗樹、他官營等五個村委會開展了5萬擔的散葉收購工作。
在散葉收購試點中,陸良縣以現代煙草農業示范為依托,按照指導分級、入戶預檢、集中運輸、初分編碼、密碼定級、過磅入庫、工業驗證的工作環節,不斷優化收購流程,提高專業化和組織化程度,提升煙葉等級質量水平,改進傳統煙葉經營模式,以滿足工業企業卷煙大品牌的原料需求,大力推進傳統煙草向現代煙草的轉變。
夢想在服務中體現
科技是生產力,服務也是生產力,追求服務無止境。散葉收購與把煙收購最大的區別在于煙農在完成煙葉分級后,不扎把直接交售。煙葉不扎把成為煙農與煙站收購之間最難協調的問題,如何改變傳統習慣,讓廣大煙農接受散葉收購方式,宣傳到位、指導到位、服務到位成為一項重點工作。
陸良煙草組織人員以各種形式,多層次、高密度宣傳散葉收購的操作方法、運作模式、相關政策及減工增效的現實意義,把工作重點放在宣傳指導和入戶預檢上,安排技術人員在生產管理、烘烤、分級等關鍵環節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因勢利導,鼓勵煙農把高等級煙葉分出來,使煙農真正認識并接受散葉收購模式,并將成熟采摘、科學烘烤、分級不扎把的技術要求和散葉收購補貼政策等內容制作成光碟,通過鄉村小廣播反復循環播放,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引導煙農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提高了分級純度和煙農交售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收購氛圍。
通過深入扎實的宣傳指導,煙農分級純度大大提高,節省了交售時間,也提高了收購工作效率。在散葉收購現場,你可以看到每一個工位、每一個流程環節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質量助推夢想成真
質量是煙草企業的立身之本,效益之源,品牌之魂。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更是整個產業鏈的生命。實行散葉收購,推進收購質量管理上水平,提升散葉純度,提高等級合格率是關鍵。
陸良分公司詳細制定了散葉收購工作方案,成立了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項工作職責,在交售煙葉前,加強分級培訓,做到培訓到村、培訓到戶,強化初分預檢,由預檢員上門預檢,嚴格按照部位、色組等分級標準,認真檢查煙葉分級純度,預檢把關到每捆煙葉,對分級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指導農戶重新分級。
與此同時,川渝中煙、浙江中煙等工業企業主動參與、深度介入到散葉收購過程中,工業、商業共同成立散葉收購質量聯合檢查組,制訂散葉收購管理考核辦法,對入戶預檢、散葉收購等環節的煙葉等級質量進行巡回檢查,共同督促、檢查、指導散葉收購工作,把關收購質量,工、商企業間的協調溝通效率進一步增強,形成了更為有效的工作合力。
散葉收購的號角已經吹響,2013年,陸良全面掀起29.48萬擔散葉收購的高潮,在陸良煙草人眼里,“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是使命,而“打造卓越煙區,創建一流企業”是夢想和信念的進一步升華,堅守著這樣的使命和夢想,陸良煙草人規范流程、強化措施、提升服務、提高質量,以優化收購調撥流程為基礎,以提升煙葉等級純度為著力點,以減輕煙農勞動強度、服務煙農為宗旨,在探索中改進提升,不斷加快實現夢想成真的前進步伐。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