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近幾年,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不斷發展,煙農專業合作組織大量成立,一方面體現了煙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競爭的需求,另一方面存在合作組織流于形式、組織松散,沒有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為在煙農合組織建設與創新過程中,認真分析煙農生產合作組織的發展現在,準確把握合作組織的功能,吸取經驗教訓,緊扣行業的特殊性,完善人力、財務、物資、收益分配管理及考核制度,建立高效的煙農合作組織,促進煙農生產合作組織良性發展。
[關鍵詞]:煙農生產合作組織;發展現狀;組織形式;發展思路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廣大農民群眾在社會生產實踐中探索的智慧結晶,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創新農村經營體制的重要途徑[1]。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2],現代煙草農業依托系統的產業體系、專營專賣的經營形式和完善配套的科學技術體系,通過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建設,以發展煙農生產合作組織為載體,促進煙葉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結合目前煙葉生產的現狀,對當前發展有效煙農生產合作組織的思考,提出發展思路。
1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史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受國際合作社的影響,主要經歷人為推動到自發形成,再到政府引導、自主發展的過程。總體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建國初期,由于受到前蘇聯的影響,注入行政強制力,實行“一大二公”做法,把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都集中起來,違背發展規律,合作社發展陷入困境;1978年以來,隨著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出現了大批專業化農戶,這些農戶從事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農業生產,涵蓋糧食業、林果業、養殖業、畜牧業、特色農業等,一批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發展和建立起來,在聯合農民共同參與市場競爭中起到了積極作用;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出臺,規范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走上依法發展、自主經營的發展道路,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3]。
2 目前煙農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現狀
國家局提出要以煙農為主體,堅持“統分結合、雙層經營、專業合作”的工作方針,尊重煙農主體地位,發展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形成與生產力水平、管理水平相適應的生產組織形式。在各煙葉產區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廣大煙農積極參與,全國煙農專業合作社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據統計,2010年全國煙農合作組織共有11746個,其中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煙農專業合作社3728個達5494個,入社農戶達35萬戶,約占全國煙農總戶數的25%[4]。
2.1 當前煙農專業合作社的總體態勢和主要特點
2.1.1 建立時間普遍較短,運行管理總體上較為規范。
目前成立并運行的煙農專業合作社,大部分是在國家局明確做出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決策部署之后,同時也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之后建立的,起步較晚。但大部分煙農專業合作社運行管理較為規范,有較為規范的章程,建立了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制定了資產、財務、業務等相應的管理制度。煙農專業合作社產權關系基本清晰,制度體系比較健全,治理結構、定價機制和贏利返還機制基本合理。
2.1.2 主要依托煙草補貼形成的可經營性資產運轉,煙草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自2005年以來,煙草行業累計投入450多億元,用于煙田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形成一大批水利設施和可經營性資產。對于煙農專業合作社,是先有資產設施,再有煙農聯合的,這是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共同特征,也是它有別于大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一個顯著特征。據國家煙草專賣局經濟研究所調查,現有煙農專業合作社基本都是依托煙草補貼形成的烤房、育苗棚和農機等可經營性資產發展起來的。
2.1.3 合作社類型多種多樣,總體上體現了服務導向
一類是綜合種植型合作社,這類合作社統一組織煙葉生產,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環節實行全部或部分外包,部分合作社還把種植合作領域擴大到其他農產品或養殖業。二類是專業服務型合作社,這種類型的煙農專業合作社不統一組織煙葉生產,只在某個單一環節開展專業化服務。三類是綜合服務型合作社。這種類型的合作社將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環節全部統一起來,下設專業服務隊或服務分社開展專業化服務。四類是生產服務經營型合作社。這種類型的合作社既發展煙葉,也發展其他農作物和養殖加工業。
2.1.4 經營效果總體較好
據調查,由于煙農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土地、資產、勞動力的整合利用,煙農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實現了“降本減工和提質增效”,經營效果總體較好,如2010年云南師宗彩云烤煙生產專業服務合作社實現贏利42.8萬元、湖南寧鄉金醇煙葉專業合作社實現利潤40萬元。根據調研分析,目前煙農專業合作社成員收入平均比非成員煙農高20%以上﹝5﹞。
2.2 問題
總體來看,煙農專業合作社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在增加煙農收入、提高煙葉質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2.2.1 定位不準確
有的煙農專業合作社成立是一種形式對合作社的性質、功能、定位認識不清楚,無法正確把握合作社的“專業性、服務性、互助性”,不能體現 “普惠、共享、和諧” 的合作社性質。
2.2.2 職能不清晰
在一定程度上,煙草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與煙農專業合作社的關系比較混亂,部分地方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在指導、扶持和服務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包辦代替現象。
2.2.3 執行力低下
部分煙農專業合作社雖然制定了章程、設立了監督結構、建立了規章制度,但管理方式不當,執行不到位,合作社凝聚力不夠、民主管理意識不強,合作社運行不暢。
2.2.4 脫離實際,追求形式
有的合作社在條件不成熟情況下,為追求政績,成立合作社,違背了合作社的本意。這樣造成煙草補貼所形成的資產能夠讓廣大煙農(包括社員和非社員煙農)普惠共享難以實現,導致煙葉生產無法與和多元產業對接,管理松散,不能產生實際效益。
3 制約煙農合作組織發展的因素
我國在專賣體制下,煙農煙葉生產的積累較少,勞動力主要為滯留在農村的老人和小孩,成立煙農專業合作社存在較多的問題[6]。
3.1 煙農文化素質水平較低
煙葉種植的主體是煙農,由于絕大部分的煙農文化水平較低,沒有創新煙葉生產技術的能力。由煙農組成的合作社只能是一個簡單的結合,其對煙用物資的采購、栽培技術的提高、煙農收入的增加方面無法產生較好的作用,甚至會由于管理不到位,而減少煙農的種煙效益。
3.2 沒有采購、銷售、加工、技術服務等職能
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是為社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及農產品購、銷、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而專賣體制下,煙農的煙葉銷售價格和生產計劃均為統一下達,不存在銷售和價格的問題,一方面煙草行業為了維護煙農利益,降低生產成本,對煙葉生產的基本物資(肥料、地膜、農藥、育苗物資等)采取統一采購。另一方面煙葉生產技術服務由煙草公司技術員提供。
4 真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成功經驗(決定因素)
辦好合作社難,辦好現代規范合作社更難。總結目前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方面。
4.1 培育或聘任高素質、強能力的合作社領導核心
在合作社發展的初級階段乃至持續發展過程中,培育熱心農民共同事業的農民活動積極分子,增強合作社的領導力起著關鍵作用,合作社理事長、理事的理念、素質和能力決定著合作社的成敗。作為合作社領導核心,即經營管理團隊必須是“好人+能人”,好人是熱心為社員服務,能人是能夠為社員服好務。在合作社發展到一定程度,受到合作社管理層經營能力的局限性,必須聘任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否則很可能難以進一步做強做大。
4.2 形成合作社的價值支柱:合作文化
在國際合作社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合作社的基本價值,如自助的價值(積極性、創造性、責任感、獨立性、自己的事自己做),互助的價值(合作、團結、和平、集體行動),民主的價值(平等、參與、合作),普遍的價值(全球性、開放性)等。在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提出了一些特有的合作文化理念,如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的民本精神,精誠團結、患難與共的合作精神,不畏困難、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創新精神等。這些先進的價值理念成為合作社成員的共識,共同自覺遵守,合作社就具有持續發展的內在精神支柱和動力。
4.3 構建和設計合理有效的內部機制(制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合作社的內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