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通過開展上部5-7片煙葉成熟后采收技術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與上部葉分批采收比較,上部5-7葉一次性集中熟采,因成熟度提高,上部葉單葉重平均減少0.5g左右,畝平均減產2-5kg;但上部葉外觀質量改進顯著,上等煙比例提高14.7%,青雜煙低次煙比例下降4.89%,交售均價提高0.72元/kg,平均畝產值增加60.54元。
關鍵詞:烤煙;上部葉;采收方式;比較;5-7片;一次性集中熟采
1 目的
通過開展上部5-7片煙葉成熟后采收技術對比研究,為推廣上部葉一次性集中熟采提供技術依據,為在大品牌上推廣應用上部葉一次性集中熟采技術奠定技術基礎和群眾基礎。
2 材料與方法
2.1 品種:K326,試驗戶安排在縣內白沙圩鄉自生村黃祖德煙田,試驗面積2畝。
2.2 試驗設計。
按采收方式不同,試驗設兩個處理。T1:上部5-7片葉一次性集中熟采;CK:傳統分批采收方式,每次采收2-3片。
2.3 上部煙葉田間成熟要求。上部煙葉田間成熟特征為:葉色以黃為主,主脈全白,支脈1/2以上變白;葉片呈弓型,莖葉角度接近90℃,葉面有皺縮感;葉耳淡黃,葉面有較多黃色成熟斑。
2.4 分類編桿,分類烘烤。在煙葉采收烘烤時,實行一次采摘,分類編煙、分類裝坑、分類烘烤、同質同炕,確保烘烤質量。
3 結果與分析
3.1 烤后煙葉單葉重比較。
表一,各處理葉位單葉重比較表 單位:g/片
生產水平基本一致的煙葉,按試驗設計方式進行采烤,烤后抽樣稱重,T1 1-2葉位均重11.63g,3-4葉位均重9.58g,5-7葉位均重9.09g,5-7片葉均重11.55g,與CK比較,1-2葉位均重低0.87g,3-4葉位均重低0.64g,5-7葉位均重低3.77g,5-7葉位平均均重低0.46g,說明,上部5-7葉一次性集中熟采,以頂葉充分成熟作采摘依據,在集中成熟等待期內,葉內營養消耗影響單葉重程度隨葉位升高而增加。具體詳見表一。
3.2 各處理煙葉外觀質量比較。
表二,各處理煙葉外觀質量比較
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觀測,T1與CK比較,隨著葉位升高,煙葉成熟度逐步提高0.5-1個檔次,葉片結構由緊密提高至疏松;身份由厚至適中,顏色由K、L多逐漸提高到多F,油分增多,色度增強,葉片手感變得柔軟,煙香味青雜氣逐漸減少,香吃味逐漸增多,說明一次性集中成熟采收方式對上部葉質量提高作用顯著。
3.3 各處理煙葉經濟性狀比較
表3,各處理煙葉經濟性狀比較表 單位:kg/畝、元/kg、元/畝、%
從經濟性狀看,T1畝產量156.09kg,交售均價16.8元/kg(不含補貼),畝產值2625.43元(不含補貼),上等煙比例54.66%,上中等煙率95.96%,低次煙率4.04%,與CK比較,畝產量減少3.22kg,交售均價提高0.72元/kg,畝產值增加60.54元,上等煙率提高14.74個百分點,中上等煙率提高4.89個百分點,低次煙率降低4.89個百分點,原因在于:上部5-7葉集中熟采,促進其成熟度提高,煙葉單產有所降低;但因成熟度提高改進了煙葉結構、身份、油分等外觀質量,使得交售煙葉上等煙、中上等煙比例顯著提高,青雜煙比例顯著降低,從而提高了銷售均價,其畝產值反而增加了60.54元。
4 小結
4.1 上部5-7葉一次性集中熟采,因成熟度提高,上部葉各葉位單葉重隨葉位升高而逐漸減少,同理煙葉單產隨之減少,但減少程度不顯著,單葉重平均均減少0.5克左右,畝平均減產2-5kg。
4.2 因5-7片葉集中熟采改進了上部葉外觀質量,有效提高了上部葉的上等煙、上中等煙比例,降低了青雜煙比例,煙葉售價有所提高,與產量減少量折算比較,畝產值不減反增,平均畝產值增加50-80元。
4.3 大面積推廣上部葉集中熟采,配套加強成熟期煙田水分管理,完善密集烘烤工藝,對于彰顯郴州煙葉特色,減少青筋煙,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黃瑞農等,環境土壤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談文,趙松義,論煙稻輪作制,湖南煙草,1988(1):30-34
[3]左天覺著,朱尊權等譯,煙草的生產、生理和生物化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