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他們只占煙農總數的極少部分,他們是煙農中的先行者,他們樸實的外表下有一顆不甘現狀的心,當很多煙農滿足于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做文章的時候,他們已經先行一步,開始租田種煙,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家庭煙草農場,實現了規模化種植,追求規模化效益,這也是現代煙草農業的生產主體之一。但他們的規模化種植能帶來相應的收益嗎?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生產過程中存在那些困難?有什么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為進一步掌握新型煙農種煙情況,為制定煙葉相關政策提供決策依據,促進煙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按照湖北省恩施州煙草公司的統一部署,鶴峰縣組織了4個調查組對全縣范圍內的7戶新型烤煙種植戶和6戶新型白煙種植戶進行了調查走訪,2011年12月4日到15日對走馬鎮家庭農場主鄧英俊的家庭情況、種煙歷史、種煙收入、生產水平、種煙意愿、發展方向、個人規劃等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目前新型煙農的生產和生活狀態,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鄧英俊家庭情況
1、家庭住址:鶴峰縣走馬鎮官倉村二組
2、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8人,勞動力6人,
戶主:鄧英俊,男,現年31歲,高中文化程度,鄧英俊不是本地人,是后來遷居到走馬鎮的,今年雖然是第一年大規模的種植煙葉,但是對技術的掌握還是不錯的,從小就在父母種煙的渲染下對煙葉的生產過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今年受政府聘請成為編外技術員發展煙葉生產,轄區內的面積任務有點差,在政府鼓勵下就租了150畝地種煙,鄧英俊表示:說實話種150畝地的煙葉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投入、自然災害、管理等等壓力真是大,不過現在總算過來了;
父親:鄧章儒,中專,58歲,以前在中營煙草站擔任過技術員,后來離開了煙草行業,對烤煙的生產技術比較熟悉;
母親:吳玉珍,56歲,在家操持家務;
妻子:歐琳,高中,24歲,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做好后勤保障,參與煙葉生產中的一些簡單,不太費力的工作;
妹妹:鄧敏,高中,25歲,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做好后勤保障,參與煙葉生產中的一些簡單,不太費力的工作;
妹夫:黃義松,32歲,參與煙葉生產及其管理;
兒子:鄧洋,6個月;
侄子:鄧鍇,1歲半;
鄧英俊一家住在走馬集鎮上,在種煙的時候一大家人就住在白果村村委會提供的住房內,從事煙葉生產。
3、種植情況:鄧英俊往年沒有種煙,只有他父親有過種植烤煙的歷史,鄧英俊說烤煙和白煙種植方法應該差不多,只是采收后,烤煙是烘烤,白煙是晾制,所以他對種好煙很有信心,今年租田種植白肋煙150畝,投資自建可拆卸式晾房54間、租用村里晾房70間,今年第一年種煙許多方面還不是很了解,租的田有部分也不太適宜煙葉生長,所以產生了一定的虧損,相信明年應該能有所改觀,實現盈利。
4、家庭收入:鄧英俊從今年起才開始種煙,以前的收入就沒有統計,2011年鄧英俊一家的總收入由種煙收入、務工收入兩部分組成。經濟收入主要以種煙為主,今年煙葉總收入為318200元,其中現金收入293700元,其次物資補貼24500元,另一塊就是務工收入,鄧英俊受聘于鎮政府協助煙葉生產管理每個月1000元包干,從發展煙葉生產的2月開始到煙葉收購結束的11月止,年工資為10000元,共計293500元,煙葉收入的比例占到他家庭總收入的97%。
表一:鄧英俊家庭收入結構表
(二)種煙成本分析
表二: 鄧英俊畝平成本明細表 單位:畝、元
1、成本構成:地膜一卷能鋪3畝多,一卷110元,每畝成本大約35元,肥料每畝用復合肥100公斤,鉀肥20公斤,磷肥50公斤,二元肥7.5公斤,合計價格約為420元,鄧英俊有50畝煙田病害相對較重,農藥花費相對較高,每畝花費要40元,土地租金每畝200元,租地150畝,合計30000元,勞動力用工每畝要24個,自有用工11個,請工數13個,當地工價為80元/天,由于鄧英俊請的不是壯勞動力,工價一般在70元,還供一餐中飯,每畝的勞動力成本在1680元,鄧英俊家有三輛車,所以運輸成本較低,運輸成本攤薄到每畝只有5元;白煙區沒有成規模的專業化服務,只有煙農之間形成的部分環節上的專業化服務,因為不成規模,價格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比現代煙草農業基地單元的普遍要高,鄧英俊只在育苗和機耕上采用專業化服務,育苗為50元/畝,機耕為80元/畝,兩項合計總費用為19500元;家中有培土機2臺,購買時農機補貼和煙草補貼占去了大部分,自己出了3200元,按使用8年計算,折舊到每畝也就3元,晾房租用村里的70間,每間100元,合計7000元,不計折舊,另外自建溫棚54間,每間花去70元,晾房折舊大約為10元。
通過計算得到鄧英俊每畝煙田的收入含物資補貼大約為2121元,減去各種的投入物資成本、人工成本、土地租金、各種折舊等成本約為2523元,每畝虧402元,如果不算自己的人工成本,則賺368元,分析鄧英俊虧損的原因,一是遭受水災,有30畝煙遭受水災,每畝損失約50kg,合計1500kg,二是晾制過程中,天天下雨,導致晾制的煙葉壞掉約1000kg,兩項合計約損失煙葉2500kg,折價損失約3.25萬元。
2、生產水平
鄧英俊以前雖然沒有種過煙,但是從小在父母種煙的過程中,鄧英俊耳渲目染也有一定的了解,也參與一些簡單的生產環節過程,但是他的父親卻是一名老的技術員,對烤煙的生產環節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鄧英俊自己說都是種煙,種法差不多,不同的是烤煙是烘烤,白煙是晾制,通過一年自己種煙,對白煙種植了解也更加透徹,相信來年又會有進步的,鄧英俊表示作為鎮政府請的煙葉技術員我還要加強學習,要達到比煙農技術更高一層的水平。
(三)煙農滿意度調查
1、技術服務
鄧英俊對技術服務滿意,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技術服務規范到位,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技術員都進行了指導;二是自己煙田的病蟲害比較重,每次叫到技術員都能做到藥到病除,能指導我及時預防效果很好;三是分級扎把時常到家技術指導。
2、收購滿意度
鄧英俊對收購也滿意,一是收購標準正級正價,秤上也沒有什么問題,不存在短斤少兩的情況;二是每次來賣煙,技術員都很熱情,幫忙上下車,服務很好。
3、專業化合作社和服務
專業化合作社只在現代煙草農業基地單元推廣,在白煙區只有自發的初級的專業化服務,鄧英俊表示,白煙區的專業化服務還是有很多問題,一是只有少數環節有專業化服務,沒有覆蓋煙葉生產的大部分環節,像我們這樣的家庭農場如果實行專業化服務能減少勞動力成本的支出,二是因為只有局部的專業化服務,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導致服務的價格不是很規范,價格偏高,感覺價格有點貴,像育苗烤煙區每畝只有30元,我每畝花費是50元,光這一項成本就多3000元,希望來年我們這里能實現廣泛的實施專業化服務,真正達到減本降工的效果。
?
(未完待續,更多精彩內容敬請繼續關注煙葉平臺。)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