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烤煙后期管理是煙葉生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往往煙農(nóng)把煙苗移栽到煙地后就忽略了后期管理,因此,為保障煙農(nóng)種煙利益,增加煙農(nóng)收益,如何做好后期管理尤為重要。
一、搞好田間后期管理
病蟲害防治:烤煙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方針,田間后期管理要注重赤星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減少災害損失。
打頂抹芽:一是對長勢正常的田塊,于20%的中心花開時,打除頂部短于15厘米以下的葉片,留有效葉18-20片。二是對長勢偏旺的田塊,應掌握30-50%煙株中心花開,在頂葉顏色減退接近正常水平時一次性打頂,打除頂部少于15-20厘米的葉片,留有效葉20-24片,同時可購買磷酸二氫鉀兌水噴施煙葉葉面。三是對長勢弱的田塊,于花蕾與頂部小葉平齊時及時打頂,打除花蕾下2-3片短小葉片,酌情留葉。四是打頂打杈后用抑芽劑從煙株頂部引流到各葉基部與莖桿交匯處進行抑芽,防滿圓花、滿身杈發(fā)生。
拔除煙桿:煙葉烘烤結(jié)束后,及時拔掉煙桿進行集中處理,將煙地翻犁越冬,減少來年病蟲害發(fā)生。
二、煙葉采烤
采烤下部葉時,往往是煙株在生長時期天氣多雨、光照不足,煙葉干物質(zhì)積累少、葉片飄薄、含水量較高、耐烤性差。因此,下部葉采烤時一是要早采第一炕,也就是煙葉主脈三分之一變白、葉面較平滑,下部煙葉顏色以“綠中泛黃”時及時采收較好。二是要針對煙株在生長時期天氣多雨、光照不足,煙葉干物質(zhì)積累少、葉片飄薄、含水量較高、耐烤性差,裝煙量略少于正常裝煙量。做到同品種同部位同層,同落黃程度同層。三是若操作不當易出現(xiàn)葉脈腐爛和煙葉變黑,形成級外煙和雜色煙,給我們煙農(nóng)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
上部帶莖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砍烤:一次性帶莖砍烤的煙葉,莖桿中的水分向葉片輸導,延長了葉片的持水時間,有助于煙葉變黃后的色澤固定,促進煙葉變黃,提高了煙葉外觀等級質(zhì)量和上中等煙葉比例,增加煙農(nóng)收益。
三、不適用煙葉的處理
1、不適用鮮煙葉的處理
一是移栽后60天,視品種情況打掉長度小于35厘米或因干旱、積水、光照不足、發(fā)育不良、烤后品質(zhì)較差等易產(chǎn)生低次等級煙葉的1—4片腳葉。二是采摘時以及采收后、上炕前,均要認真清除或剔除黑暴葉、老黃葉和因病害、冰雹、積水等災害造成病斑、破損面積達35%以上的煙葉,不綁桿、不烘烤,不使其形成商品。三是上部4—6片煙葉充分成熟采烤時,打掉發(fā)育不良、開片不足、葉片過厚、僵硬、難烘烤、易掛灰的2片頂部葉。
2、不適用煙葉處理的相關(guān)要求
處理不適用煙葉要嚴格按照處理程序進行操作,一是要準確掌握不適用煙葉的判斷標準,不要把有價值的當作不適用煙葉處理,把不適用的煙葉又進行采摘烘烤,浪費勞力和燃煤;二是要將不適用煙葉按照“就近、方便、不污染環(huán)境、相對集中”處理原則,通過挖坑、水田掩埋、捂入山林等形式進行集中處理,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三是要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數(shù)量估測;四是要對處理徹底符合要求的進行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補貼(下部40元/畝,上部35元/畝)。
四、做好烤后煙葉的保管和交售
1、做好烤后煙葉的保管
煙葉烤后保管是煙葉儲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下部煙葉易吸水回潮,保管不善,極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堆放時首先要先統(tǒng)籌規(guī)劃好堆煙場所,按炕次為一單元進行稍隔開堆放;其次要將初烤煙未初分的煙葉與初分后的煙葉分垛隔開堆放,便于交售,也更有利于對下部煙葉(易受潮)加強防潮管理;三是要對初分后的煙葉按上中下三個部位稍作隔開再分垛進行堆放,以利于在安排煙葉預檢交售時能清楚地按下-中-上的順序分部位進行交售;四是在堆放煙葉時,要將葉尖朝內(nèi),葉基朝外,層層壓緊,但嚴禁過高過緊使煙葉壓出“印油”。
2、搞好煙葉分級扎把及交售
煙葉交售全面推行預檢制,提高等級純度和扎把合格率,做到無混部、混色、混級現(xiàn)象,同級煙葉扎把。一要煙葉烤出后,按炕次、按部位分級,邊烘烤邊分級扎把,做到“清部位、清顏色、清等級、清把頭、扎把規(guī)格化”;二要嚴格按時間、按部位分顏色打捆,做到“同部位、同顏色、同質(zhì)量(等級)”打捆交售;三是對青片、霜凍煙葉,火傷、火熏、異味、霉變、摻雜、水分超限等不列級、不予收購煙葉不扎把、不預檢、不交售,不進入流通環(huán)節(jié),采取燒毀、水淹、集中堆制發(fā)酵等方式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