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作為制絲車間的修理組組長每天能夠堅持點巡檢,保障設備正常運轉都累得不行了,還有精力搞發明創造么?
難度確實很大,但對于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制絲車間修理組組長魏建富來說,他帶的這個團隊就是這樣一個樂于創新的團隊。
2014年6月的一天,設備總結會剛開完,魏建富皺著眉頭回到了修理組,班里的兄弟一看就明白了,這次例會指定是又公布車間設備存在的問題了。咱們這組長就有這個毛病,只要出現一點問題就必須馬上解決。他趕忙找到了風送片區負責人呂長軍,和他說起這次要著手進行的設備改造……
第二天,他倆就上4#喂絲機上蹲著去了,這是要改啥,大伙兒都很納悶。一打聽才知道,原來,現在根據工廠的新要求,煙絲篩分由原送絲前改為烘絲后,車間要將原有喂絲機前的振篩網拆除。但由于需要風送紫云煙絲,則需對4#喂絲機前的篩網進行安裝篩分。安裝倒不困難,但每更換一次就需要2人連續工作4個小時,還需要拉鉚釘500多個。而且目前還出現了,由于篩網經常拆卸,固定孔變大已無法進行正常使用的情況。現在加工一個篩網需要7000元,經常更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但是,大家看著魏建富和呂長軍聚精會神地在那觀察著、琢磨著,“有門!”只要修理組上心的事就肯定能干好,不知不覺,一天的時間過去了,他們終于發現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拆除現有振槽上部的白鋼板,另在現有振槽上制作固定框架,再進行打孔攻絲,在用螺絲固定后即可正常工作,更換簡便,而當不進行紫云煙送絲時,可以不安裝上部白鋼板,也可實現煙絲的正常輸送。
既然確定了方法那就開始干吧,在魏建富的組織下,車間自行進行實施,改造費用僅為900元。改造后更換篩網的時間大大降低,2人半小時就能完成,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也保障了卷包車間的煙絲供給量。
節約不僅是美德,更是一種智慧,既要做好“節流”,從一點一滴做好節約,又要廣泛“開源”通過修舊利廢、科技創新、技術改革來實現節約。魏建富和他的修理團隊正“樂”在這樣一個個的創新之中,車間也“喜”于這些創新結果,更加期待他們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改造成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