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年后的永平,處處呈現的是一幅忙碌的景象。云南景谷“10·07”地震后,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村寨寨新建的房屋讓老百姓心里滿滿都是溫暖,紅磚砌起來的不僅是家,更是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地震過后,人們心里的創傷慢慢平復,當務之急便是重建家園,搞好生產。對于永平煙站的站長楊應偉來說,2015年的生產壓力特別的大,由于災后重建,老百姓新建房屋基本上是銀行貸款,煙農種好今年的煙,賣個好價錢顯得尤為重要。煙農心里急切的希望今年種煙有個“好年頭”,楊應偉心里也默默承受著這份壓力,想著能用什么辦法提高煙農的效益,比任何人他都希望今年是個“好年頭”。
2015年永平計劃收購烤煙68500擔,涉及種植農戶3347戶,如何服務好這3347戶煙農,一直是站上工作人員思考的事情。永平煙區分布于壩區與半山區,壩區的特點高溫高濕,雨水集中,山區則是干旱少雨,煙葉長勢不均衡。這對煙葉種植管理技術標準要求較高,在這種條件下,如何抓住壩區與半山區的氣候特點,成為了煙站技術人員頭等思考的問題。每次會議,大家都會根據各自掌握的片區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通過這一次次的會議,一次次的下到田間地頭,大家慢慢的掌握了一套自己的工作辦法。
走在煙地里,楊應偉說胸口有點疼,剛滿32歲的他,臉上早已沒有稚氣,有的是常年被太陽曬出的斑點,頭發里偶爾摻雜著幾根白發,他說這是白了少年頭。也許是因為壓力太大,年紀輕輕的他已感覺心臟不舒服,但他總能笑呵呵的應對。看著壩區的煙地,淅淅瀝瀝的雨一直下個不停,壩區的煙承受不了這樣的雨水,病害已經初顯,如何防治病害成了煙站工作人員目前最重要的工作。煙地的管理很重要,從一粒種子開始,到滿爐烤黃的煙葉,這個過程,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比起其他作物,烤煙是精細化管理的經濟作物。它對管理的要求很嚴格,每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損失,從事烤煙生產的人從一個細節開始,都會認真的研究,育苗、整地、移栽、田間管理、采烤、收購環環緊扣,容不得半點馬虎,一個工作上的失誤,就是煙農的損失。
電話那頭想起了熟悉的聲音,打來電話的是遷毛村的村主任易勇。遷毛村是永平最大的種煙村,今年種植烤煙5776畝,有農戶625戶。同時遷毛村也是去年地震受災較嚴重的村,整村都涉及恢復重建。由于貸款重建,農戶今年種植烤煙面臨資金和人力的困難。村主任電話那頭就跟楊應偉反應了農戶資金短缺和修復烤房困難的問題。掛上電話,楊應偉和站上的工作人員立馬到遷毛村了解情況,走訪農戶,并在第一時間積極向黨委政府和公司匯報,爭取各級部門對這些特困農戶幫助支持。走到農戶蔣品奎家時,老蔣緊緊握住楊應偉的雙手,連忙說謝謝。年初時由于沒有資金購買煙用物資,老蔣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找到了楊應偉,通過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給予這些特困農戶賒銷煙用物資,正是有了站上的協調幫助,像老蔣這樣的農戶才得以順利的把煙種下。
7月的永平,煙田煙地間農戶們繁忙地采摘著成熟煙葉,遠處的烤房群慢慢冒起了白煙裊裊升騰。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我們可敬的煙草基層職工首先想到的是企業利益、煙農利益,在不知道家人安危情況下毅然決然投身災難應急救援,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煙草兒女的大愛情懷。災難過后,我們可敬的煙草基層職工在至愛的煙草事業中,時時刻刻心系煙農,依然用勇氣、智慧和汗水默默踐行“利國惠民、至愛大成”核心價值理念,與災區煙農群眾一道重建幸福美好新家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