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說余小文是老人,其實有點勉強,因為,他今年剛剛進入花甲之年。
1985年,老余30歲。那時,河南盧氏縣煙草公司剛剛組建,正所謂人才奇缺,百廢待興。那年,他從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調到煙草公司。雖說,煙草也是農作物,但與小麥、玉米相比,煙草因其栽培技術、管理措施、烘烤工藝有其特殊性,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剛來煙草公司那會兒,老余在生產技術科工作,他潛心學習煙草育苗、栽培、烘烤、分級技術,很快成為煙草生產的行家里手。1987年起,他先后擔任崗頭、蘭草、柏坡、三產辦、煙葉倉庫站長、主任,從南山到北山,從基層到機關,不論在哪一個崗位,老余始終懷著對煙草事業無限的熱愛,把工作干的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即使已經退居二線,甚至退休,他也沒有停止奉獻的腳步,依然為盧氏煙草發展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
孝心,一個女婿一個兒
人們常說,一個女婿半個兒。而老余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老岳母的孝行,感動著左鄰右舍,影響著街坊鄰居。左鄰大叔教導兒子說,為人子,就要向你余叔叔那樣,孝敬父母。右舍大娘勸導閨女說,嫁人就要嫁你余叔叔那樣的人,善待岳父岳母。
1993年,老余的岳父撒手人寰。在料理完岳父的喪事后,愛人試探著說:“小文,把咱媽接到咱家吧。”老余爽快地說:“沒問題,只要老人愿意跟著咱們,我沒意見。”從此,老岳母在老余家一住就是22年。
如今老人已經83歲高齡。年紀大了,身體的毛病也就多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纏身,三天兩頭到醫院里跑。一次,老人突發腦中風,昏迷不醒。縣醫院的大夫不肯接診。在老余的苦苦哀求下,縣醫院才勉強接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老余就像照看自己的親生母親那樣照看著老岳母。在老人康復出院那天,縣醫院大夫杜振香感慨地說:這么長時間了,我還一直蒙在鼓里,原以為她是你母親呢,原來是你岳母,就憑你這份孝心,我沒有理由不接這個病號,更沒有理由不盡心盡力治好老人的病痛。
愛心,求醫路上終不悔
老余的愛人崔玉霞在做結腸便秘及闌尾手術輸血時,不慎感染了丙肝病毒病。大夫說,這種病不傳染,治療起來,費用高,而且難于根治。剛開始那會兒,大夫給了治療方案,打一種針,一針就要1300多元,7天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下來,光注射費就將近1萬元。這筆費用,在現在看來恐怕不是什么事,但是,在20年前,對于老余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由于愛人對藥物反應強烈,大夫建議采用保守治療法,通過長期服藥控制病情。這二十多年來,每年的五一、國慶節,當人們居家外出旅游散心的時候,老余卻帶著妻子,到北京、西安、洛陽、鄭州求診問藥。只要聽說哪里有治療這種病的消息,哪怕就是天涯海角,老余都要帶著愛人去試一試,看一看。這些年,老余為給愛人看病,每年的開銷少則兩三萬,多則六七萬。
今年,老于再次帶著愛人到鄭州復診。大夫高興地說:現在美國研制了一種治療肝病的特效藥,但是把代理權交給了日本和印度。因此,這種藥價格昂貴,六個月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下來費用10-12萬元。面對如此高昂的費用,愛人說,算了吧,這種病不傳染,一般藥物治療也能控制,不必再去花那些冤枉錢了。可老余不這樣想,他說,金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健健康康地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在老余的堅持下,通過兩個多月的治療,病情大有好轉,經化驗,丙肝病毒基本消失。
熱心,老有所為寫人生
2011年,行業用工制度改革。那年,老余56歲。按照當時的改革方案,老余可以離崗休息了。但是,老余沒有躺在家里享清閑,繼續為盧氏煙草的發展與改革奉獻著余熱。
當年,縣里搞東城開發,給縣煙草公司劃了一片地修建職工家屬樓。考慮到老余曾經在單位負責過一段基建,有基建管理經驗,就把職工家屬樓施工監督的任務交給了老余。老余二話沒說,承擔了這項任務。在接下來的三年間,老余全身心投入到施工管理中,把質量,促工期,按時完成了施工任務,公司職工按期入住。
今年,老余到了退休年齡,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按理說,這回老余該正兒八經地休息了。但是一場特殊的任務,讓老余又忙活了小半年。
今年收購期間,省局領導到陜西考察工作路過官坡鎮時,看到這里山清水秀,十分適宜生態煙葉開發。要求盧氏公司擴大該鎮生產規模,提高連片種植水平。公司再一次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老余。
老余憑著在官坡煙站當過站長的有利條件,走村串戶做工作,協調村與村、組與組之間的關系,動員不種煙的農戶通過流轉、承包的方式,使規劃區內的地塊連片成方。經過三四個月的不懈努力,連片種植的障礙打通了,種植煙葉的地塊連到了一起。目前,蘭草站、官坡煙站兩個煙站已分別落實連片種植面積2500畝、1000畝。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