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沒有問題的企業和現場是不存在的,只是我們缺少發現問題的眼睛。”新煙制絲車間主任胡曉輝在制絲車間精益問題管理的啟動大會上說道。
當筆者問及胡主任如何想到開展問題管理的方法時,他解釋道:“我在學習精益管理時聽到一個小故事,班組長站在車間現場的一個‘大腳印’的位置觀察一周,看看有哪些發現,結果帶著查找問題的眼睛,他看到了平時忽略的許多問題。我就想到如果每個人都先找問題,再來分析解決,慢慢能逐步解決車間管理中的許多問題。”這個想法一冒出苗頭,胡主任再也坐不住了,初步定出了推行問題管理的實施草案,立即組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展開討論,經過反復的推敲修改,最終一個成型的管理方案和發現、上報、解決、匯總、檢查的各項流程出爐了。車間緊鑼密鼓地開展全員培訓,給每位員工發一本工作日志記錄問題、明確管理責任、分析發生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及時跟蹤檢查、有效反饋回音、評選“智思之星”等一系列工作快速鋪開。
從9月中旬啟動至今,問題管理推行近一個月了,在這期間,也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這樣干有沒有效果?會不會只是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咱們先不要急著求成效,先干了再說,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執行一段時間,一定會有效果。”胡主任笑呵呵地頂住了壓力,他明白,每個新事物開始都要接受這樣的拷問。
第一個月匯總記錄顯示,全車間已解決問題共計508條,其中設備類303條,現場類65條,工藝質量類51條,管理類30條,安全類12條,物耗類8條,其他類39條,未解決問題45條。首次匯總也暴露出了推行中的一些不足,如員工對提出的問題分類不清,導致反映的渠道不合適,不能及時解決;缺乏未解決問題的跟蹤反饋,問題的檢查跟進制度還不完善;問題填寫不規范,提交給相關責任人后,缺乏未解決的原因分析;少數問題重復出現,需要更深層次地挖掘本質的原因;缺少后期評優和考核問題進展的制度。“不要怕出現的問題多,而是要把問題變成我們提升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的契機,我們要理清思路,總結不足,把推行精益問題管理本身就當作一項問題來解決,一步一個腳印地達到目標。”盡管推行中還有許多不完善,胡主任仍然信心滿滿。
自新煙推行精益管理以來,制絲車間積極響應。導入精益問題管理的方法,就是要發現、分析、解決車間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拓展員工的工作思維深度,形成員工良好的工作素養。到底效果如何?筆者在走訪時,在一間庫房看到,一排排貨架整齊排列,貨架和備件擦拭得干干凈凈,入庫出庫登記清晰明了,物品擺放按照種類、型號、大小進行擺放,并有對應標簽,需要時直接取用。“過去庫房少有人打掃,灰塵滿地。物品也是按種類堆放在那兒,使用時現翻現找。”庫管員彭濤說,“推行問題管理后,我用找問題的眼睛去發現和解決現場和備件管理上的問題,再加上責任人不時抽查跟進,一個個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堅持一個月下來,這里的改觀很明顯,物品擺放更規范了,備件管理起來就更加方便。”
機電維修室由于工作性質不同,這里的工作環境一直有些臟亂,也歷來成為現場管理的一個難點。筆者來到這里時,他們剛剛加工完備件,地面及工具臺已打掃得干干凈凈,待加工件和成品件分類放置,井然有序。班長劉敏告訴筆者,過去地上、工具臺上到處是鐵屑、大布、工具及加工件,又臟又亂,現在用完一個工具后要及時放回工具柜中,加工完一個配件后就及時清掃,工作環境有了質的飛躍。
筆者在制絲生產線上走一圈,所見所聞最大的感受是“干凈、有序,員工責任心增強了,設備穩定性和產品質量得到了提升”。人人帶著發現的眼睛,事前早準備,記錄問題;事中跑得勤,落實問題;事后重歸納,預防問題。這也是問題管理機制推行后,給車間帶來的一股新風。
孔子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倘若我們擦亮眼睛去查找問題,并善于動腦,思索問題的解決之道,這就是進步的機會。實際上,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辦法都很簡單。問題的實質是:我們要做有心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