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近年來,隨著煙草行業貫標、對標工作、創建優秀卷煙分廠等活動的推進,促進了卷煙工廠基礎管理全面上水平。在此基礎上,國家局印發文件要求行業各單位推進精益管理,由于行業對卷煙工廠的定位是卷煙制造基地、卷煙生產制造中心,筆者認為卷煙工廠應探索推進以精益制造為落角點,積極構建符合自身定位和發展特色的企業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的概念最早由日本豐田公司創造,核心追求是消除一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浪費。“精”,就是少投入(包括人力、設備、場地等)、少消耗資源、少花費時間;“益”,就是多產出經濟效益,多創造價值。而精益制造響應了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包含了及時響應 (JIT)、約束理論 (TOC)、精益生產及敏捷制造的概念,同時也與以減少錯誤為目的的六西格瑪(6Sigma)互相補足,主要專注在增值項目上、減少生產的廢棄物以及提倡不斷改進生產過程的方法。作為分廠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企業服務和效率水平持續提升,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投入產出比最大化,各項管理工作精益求精。
一、推進卷煙工廠精益制造的必要性
(一)行業企管工作的要求
2013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印發文件,要求行業各單位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全面推進精益管理,通過2—3年努力,實現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成本費用明顯下降、效率明顯提升、質量明顯提高、庫存水平合理,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2014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又明確指出要以精益管理為抓手,發揮對標的引領和導向作用,進一步提升企業基礎管理水平,向一流管理邁進。
(二)分廠自身發展的需要
重慶煙草工業公司黔江分廠歷經近40年的發展,廠區環境、技術裝備、生產規模、產品結構、經濟效益等實現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企業各項基礎管理問題逐漸顯現。與行業優秀卷煙分廠、先進標桿分廠相比仍然是發展中的分廠,改善和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如何尋求分廠發展潛力,發現管理中的問題,改善存在的短板,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和急需破解的難題。
(三)制造手段創新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創新增值功能的突顯,兩級公司對分廠創新工作的期許越來越高。在線生產、質量、設備、安全、成本等管理目標指標直接倒逼,管理工作呈現錯綜化、復雜化、精細化、廣泛化等新特點,單靠傳統制造手段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適應全新創新工作的要求。必須創新管理、技術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高壓環境下的在線創新能力。
(四)增加企業價值的需要
精益制造存在于以產品實現為目標的采購、生產、質量、設備、現場、成本、倉儲、物流等各環節,它們之間形成完整的價值鏈。改善價值流程、增進流程績效,適應管理層對目標增值的需要,必須運用精益制造管理,及時、準確地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和生產制造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診斷可能出現的無價值流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分廠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二、卷煙工廠精益制造的現狀
重慶煙草工業公司黔江分廠歷經精細化管理階段,“精、準、細、嚴”工作理念深入人心,有較好的工作基礎,也取得了較好效果,但對于精益制造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一)精益制造的目標引領作用有限。目標管理是企業戰略實現的基本管理手段,利于達成共識,統一行動。目前分廠目標體系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目標體系系統策劃不夠。受上級公司職能部門多頭指揮,年度工作目標、對標、創優以及其它專業職能目標等信息互通不夠,條塊分割、重復排列,目標未能實現系統整合,造成理解、執行上的混亂和考核上的無序多頭。
第二,目標指標設計過多過細,旁枝蓋過主干,過程多于結果,這樣一方面削弱了對關鍵性目標指標的管控力度,另一方面分散了檢查考核的關注度,影響了考核工作的效率。
第三,獲取目標指標信息不足。生產統計、質量、設備、成本等報表數據有信息孤島,尚未有效建立數據接口或資料共享鏈接,目標指標提供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不夠。
第四、目標指標及權重設置的科學性不夠,難免影響考核的公正性,加之結果運用上不夠,考核與經濟未全面掛鉤,也就無法實現部門、員工對目標指標的自我加壓管理。
(二)精益制造的制度體系保障作用有限。制度標準是規范生產制造,形成分廠最佳秩序的有效途徑,黔江分廠標準化起步較早,建設扎實且有自身特色,但仍有許多不足:
第一,標準化體系構成不很健全。比如定額管理、數據分析、環保能源、內管專賣、財務成本、采購管理等企業標準還在制訂完善中。
第二,企業標準制訂中,管理流程化、參數化、圖表化思想有待進一步轉變和提高,也未很好地開展系統改善,消除無價值的步驟流程。
第三,企業標準化制修訂率較低,未很好地實現標準生命周期內動態增值管理。目前,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生產制造管理系統標準制修訂率相對較高,其它管理系統內標準相對較低。
第四,企業標準的運用不夠。企業標準一經發布就應該在企業具有法律效力,執行不打折扣,目前生產線運用相對較好,但需要創新企業標準可視化方式,讓標準入心入腦并很好運用。
(三)精益制造的創新方法推動作用有限。
一個管理先進的企業,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時也要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近年來,分廠企業管理工作中,不斷推廣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持續推動了企業管理升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對一些管理方法和工具如6S現場管理、QC活動、TnPM全面生產維護管理前緊后松,疲勞動搖,持續發力不夠,未進一步深度挖掘并創新工作內容。
第二,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比如與生產制造相關的SOP標準操作程序、SPC技術、精益6Sigma等管理技術還沒有積極引入運用,制約了管理提檔升級。
(四)精益制造的專業人才支撐作用有限
推進精益制造建設關鍵在人才,精益制造需要理論管理者和實戰人才作支撐,在這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精益制造中缺乏既精通管理業務,又掌握專業技術的復合性人才,一定時間內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開展精益制造的需要,制約和影響著精益管理的推廣應用。
第二,精益制造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應用培訓不夠,各類人員在精益制造的專業勝任能力,精益在線實踐和精益研討交流不夠。
三、推進卷煙工廠精益制造的對策思考
(一)關于推進應把握的幾個原則
1、頂層設計、整體聯動的原則。精益制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頂層設計,上下推動,需要做好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統籌安排,整體聯動。一是機構設立上,需要領導明確戰略思想意圖,強勢主導,氛圍營造,構建推進組織體系,二是資源提供上,確保推進中持續獲得所需的人力、財力、技術和基礎設施等的支持。三是決策科學,加強協調指導及時解決推進中的重難點問題。
2、目標引領、制度保障的原則。精益制造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目標牽引,離不開制度保障。
一是目標指標體系精益化。圍繞“生產制造”核心,追求“過程零浪費、質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工作零差錯、設備零故障、生產零延誤、市場零投訴”的“七零”目標,以行業標桿分廠為追趕目標,突出精益制造的消耗、效率、質量、安全、制造水平等內容。在目標管理上做到:
(1)推進目標指標設計直接、優化、簡化、關聯指標系統整合,重要指標重點管控,結果指標重于過程,突出目標分解的針對性和便于打包考核的便捷性。
(2)推進目標指標量化管理,做到可控、可視、可考,逐步實現量化管理,更好地改進管理,提升管理。
二是要綜合管理體系精益化。企業管理的高效運行需要進行管理整合,這就需要構建一體化管理平臺,即以符合企業實際、能夠融各種先進管理理念、方式于一體的管理方法,以質量體系建設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工作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對分線運行的各專業線融合并用活、用實、用新。
(1)完善綜合管理體系平臺建設。運用系統管理思想讓分廠的管理在一個平臺、一個系統、一個標準上運行,做到一個標準在平臺上有支撐標準、引用標準,合縱連橫,相得益彰。
(2)實現企業標準生命周期管理。一是標準制訂上要對各專業線工作為業務流程充分識別、梳理、篩選、重組和優化工作,運用價值工程,進行流程價值分析,消除浪費資源的無用流程,做好標準的流程、程序、接口、環節,保持業務工作流暢,并采用信息化系統手段進行固化。二是提升企業標準制修訂率,確保企業的制度、標準、職責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從而提高文件執行力
3、分線推進、同頻共震的原則。精益制造是一項持續、不斷改進的系統工程,全廠必須建立起責任明確、分工協調、上下聯動、層層落實的長效機制,職能部門在分廠統一的精益管理方案上,根據各自管理業務、職能歸口采用專題推進方式,全面推進分廠精益制造。
4、在線創新、課題攻關的原則。在線創新是精益制造的關鍵,也是提升精益制造目標、促進分廠生產活動經濟性、有效性的重要支撐。
一要著力抓好現場改善,做實6S管理、可視化管理、標準化作業、TnPM系統構建等基礎工作,充分運用科技項目、六西格瑪管理、QC活動、合理化建議等形式多樣的改善平臺,進行專題攻關,切實解決影響和制約分廠發展的難點、熱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做優各項指標,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夯實分廠發展實力。
二要開展針對制約各項管理和指標的瓶勁問題、運用精益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全面消除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時間、空間、人力、資源等各種浪費,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實現企業管理升級。
三要加強創新人才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