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編者按: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河南義馬市局將“爭做‘三優’(優秀客戶經理、優秀送貨員、優秀稽查隊員)員工,打造一流團隊”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作為打造企業發展升級版的有效抓手,從“轉作風、揚正氣、樹新風、爭滿意”入手,積極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不斷強化全體干部職工的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以崇高的品格、優良的作風、良好的形象樹立了作風表率,贏得了群眾滿意,聚集了打造發展升級版的內生動力。本文所遴選的幾個側面故事,反映了該局“三員”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的點點滴滴,弘揚了新風正氣,樹立了行業形象。
故事一:緊急救援
2014年10月8日,國慶節后上班的第一天。
“老李!趕緊上車,有急事!”中午12時,正準備到辦公樓大廳簽到的河南省義馬市煙草專賣局稽查隊員李宗停剛走出市場所,就被正在門口發動車子的稽查隊長宋海波叫住了。
“事情是這樣的:剛才隊員毛潤峰打來電話,上午他在二十鋪社區禮召村檢查時,見到張大爺的店鋪墻壁被水泡塌了,但沒有看到張大爺本人,電話也聯系不上……”在車上宋海波簡單地向李宗停了介紹了一下情況。
禮召村位于義馬市最南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極為不便。張大爺的店鋪位于該村人口最少的一個村組,這是村內唯一的一家卷煙零售門市。
40分鐘后,車子達到了禮召村口。由于道路太窄,車輛無法通過,宋海波索性停下車子,和李宗停一路小跑來到了張大爺的店鋪前。
張大爺名叫張萬鎖,今年71歲,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唯一的女兒也遠嫁外地。由于家里耕地較少,平日里他主要以經營商店為生。
“小毛,張大爺沒事吧?”一看到毛瑞峰,宋海波未來得及喘口氣就問開了。
“張大爺不在店內,附近的村民說也沒有看到過他。”毛潤峰滿臉是汗,可見他已經找了好一陣子了。
“呀!這堵墻的地基已經松動,房子快要塌了。”蹲在地上察看房屋情況的李宗停突然叫了起來,“都是這個石灰儲存池惹的禍啊!”
原來,張大爺的商店位于自家門口。這間門面和家里的房屋相連,只是在結構上建造得較為簡易,既沒有使用鋼材也沒有使用水泥,全是用泥土和白灰混合做漿砌筑而成,房頂使用的不是水泥預制板,而是老式的片瓦。蓋房時張大爺在房子旁邊挖了一個2米見方的池子,用于儲存生石灰。房子蓋好后,張大爺并沒有及時把這個儲存池回填,而是留著存放一些如紅薯、蘿卜等難以保存的季節性農產品。就這樣,這個儲存池一放就是幾年。前段時間,當地連續下了十多天的大雨,如今半個多月過去了,這個儲存池里的水仍是滿滿的。
“你們看,這個墻角已整個倒塌了,房頂上的片瓦也已陷了一個大坑,隨時都會掉下來。”宋海波指著房屋對李宗停說,“幸運的是張大爺不在屋里!可里面的這些貨物咋辦呢?我看這樣吧!咱倆趕緊去找些木樁,先把房頂上有坍塌可能的地方給支撐起來,然后進去把貨物轉移出來。哦,對了小毛,這里你不要管了,繼續去找張大爺吧!”
“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危險!你看,挨著儲存池這邊的地基整個都移動了,如果處置不好,整個屋頂就會塌下來。”對于宋海波的決定,李宗停有些擔心。
“顧不了那么多了!貨物能轉移多少就轉移多少。”宋海波邊說邊從商店門前的木材堆里抱出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樁子。看到宋海波已經干了起來,李宗停二話沒說也撩起袖子扛起了木樁。幾分鐘后,他們就找到了十多根能夠用得上的木樁子。
“老李,你年齡大,就留在外面吧!等會兒我進去把木樁子頂好后,你就在外面接貨。”話還沒完,宋海波已經從倒塌的墻角爬了進去。
碗口粗的木樁子橫著扛容易,但要想把它豎起來卻有些困難。看到宋海波在里面有些吃力,李宗停就想進去幫忙。“沒事,一會兒就好!你不要進來,就在外面守著!”。李宗停看到,宋海波渾身上下都是灰塵和泥點,手上也被木樁擠出了一個豌豆大的黑水泡。
十分鐘過去了,十幾根木樁子被豎著支撐在了房頂上有可能坍塌的地方。來不及休息一下,宋海波就開始向外轉移貨物。
“找到了老張了!”就在貨物轉移到一多半的時候,毛瑞峰帶著張大爺回來了。原來,張大爺是到鄰村參加了一個親戚的婚禮。
“宋隊長,這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老張走過去接過宋海波從屋里遞過來的幾條卷煙。“都怨我太大意了。以為這個儲存池不礙事,這不,昨天我還用拿這池子里的水澆灌門前的菜地呢!當時我看到墻角處有一道裂縫,也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今天就…….”。
“張大爺,不麻煩,應該的。只要人沒事就行!”宋海波抹了一下臉上的汗,又抱起了一件啤酒遞了出來。
“我也進去搬貨,這樣會快點。”毛瑞峰接過老張手中的鑰匙,小心翼翼地打開了房門。有了幫手,貨物很快就被轉移完畢。
“張大叔,你點算一下,看看還有什么東西沒拿出來。”宋海波指著門前的一大堆貨物說,“挨著墻角的2件酸奶被磚塊砸壞了,其余的物品應該都沒事。”宋海波的話音剛落,只聽屋內“嗵”的一聲悶響,屋頂整個塌了下來!“好懸呀!”宋海波的心里一陣發憷。
“孩子們,真虧了你們…,要不然我這個老頭子還真不知道咋辦呢!”張大爺的眼圈有些紅了,“都兩點多了,你們還沒吃飯吧!大爺這就去為你們做飯。”
“大爺,不用麻煩了!我們這就回去,只是你的生意暫時做不成了。要不我們先給你湊些錢,抓緊把房子修繕一下?”宋海波說著就把錢包掏了出來。張大爺見狀急忙拉住他,“這個你們不用擔心。你看,這間塌了的房子后面就是一間住房,女兒出嫁后就一直空著,我從側面打個門就行了,不會影響啥,一半天就可以繼續經營了。”
“那就好!那就好!到時候如果缺人手就給我們打電話,我們一定過來幫忙!再見張大爺!”
望著稽查隊員離開的背影,張大爺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眼淚也隨即掉落了下來……
故事二:“偷煙”記
“大娟子,趕緊去看看吧!有幾個人年輕人正在你家的煙田偷煙葉呢?”
10月28日中午,家住河南省義馬市石佛村的卷煙零售客戶李大娟剛端起飯碗,從地里做活回來的村民胖嬸就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
“不可能吧?上午我還在煙田干活呢!”李大娟放下飯碗,快速跑出了商店,“胖嬸,你先幫我照看一下商店,一會兒有人過來取煙!”
李大娟家的煙田位于與該村接壤的鄰縣——洛陽市宜陽縣溫溝村東頭,距離李大娟的商店不足三里地。不到十分鐘,她就趕到了煙田。
“哎!你們干啥哩?大白天就敢來偷東西!”站在地頭,李大娟大聲嚷了起來。透過煙株的縫隙,她看到有幾個身影正在煙田里晃動。
“你們趕緊住手,不然我就叫人了!”李大娟再次嚷了起來。這時有人從煙田里鉆了出來。
“咦!小趙,怎么會是你呢?”李大娟眼有些傻眼,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偷煙賊”,而是讓她熟悉不過的煙草公司客戶經理趙民強。
“趙經理,你們怎么過來了?咋不通知一聲呀。”李大娟的臉上有了笑容。
“呵呵,來之前和你聯系了,但你的電話一直無法接通。”趙民強笑道,“對不起呀李大姐,讓你受驚了!”
“我說今天咋沒接到一個電話呢!肯定是孩子玩游戲沒電了!”李大娟拿出手機看了看,“真沒電了!對了,小趙,你們這是...?”
“我們過來給你幫忙呀!你看這天又要下雨了,不能讓煙葉再壞到地里了!”趙民強的話剛落,李大娟就掩面痛哭起來。
原來,李大娟和丈夫劉海波前年從外地打工回來后,夫妻兩人就在村里開了一個小超市。今年春節過后,劉海波就在鄰村承包了40畝耕地種植煙葉。前期,煙葉長勢非常喜人,夫妻兩人甭提多高興啦!但沒想到的是,就在成熟采收的關鍵環節,一連下了十幾天的大雨,把還未來得及采收的幾百斤煙葉全部泡壞了。屋漏偏遇連陰雨。前些日子,丈夫劉海波開著拖拉機運送煙葉時,車子翻到了溝里,造成腿部骨折,至今還在醫院躺著。
10月14日,是客戶經理走訪的日子。這天,客戶經理趙民強來到李大娟的商店,看到李大娟悶悶不樂,時不時地還抹眼淚,就坐下詢問了起來。當得知李大娟的丈夫受傷、煙田雇的工人都回家收秋種麥、煙葉無人采收的情況后,趙民強暗暗拿定了一個主意。
回到單位后,趙民強及時把情況反映給了客戶服務部主任劉保國。經大家商議后,很快就拿出了一個方案:把單位所有從事過煙葉生產的職工組織起來(義馬2010年取消煙葉種植),幫助李大娟采收煙葉。于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看我,還把你們當成偷煙賊了呢!”李大娟擦了一下眼淚,“你們這么忙,還來幫助我….” 李大娟又哽咽起來。
“大姐,咱們是一家人啊!一家人就得幫一家人。”趙民強遞給李大娟一張紙巾,“客套話咱就不說了大姐,你看,這天馬上就要下雨,你趕緊去把倉庫門打開,我們把這些采收的煙葉運到倉庫。”
兩個小時后,采收的煙葉全部顆粒歸倉。就在大伙兒準備離開煙田時,黃豆般的雨滴頃刻落了下來。望著在雨中離開的趙民強等人,李大娟的眼眶再次濕潤…
故事三:“夜訪”小山村
深秋的雨夜,偏僻的小山村格外寧靜。
“咦!李經理,下這么大的雨,你們怎么來了?”11月2日晚10時許,位于河南省義馬市石門村卷煙零售客戶張戰偉正準備關門休息,煙草公司送貨員楊保衛急匆匆從外面走了進來。
石門村位于義馬市最北部,距離市區有10多公里。村子人口少,交通差,較為偏僻。
“張老板,這么晚了還打擾您,真是不好意思!”楊保衛一邊脫掉身上的雨衣一邊親切和張戰偉打招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