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安全管理是企業應該承擔的主體責任。在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上,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管理方式和方面。其中,對不安全行為進行專項考核是主要方式之一。
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對違章職工進行安全考核更應該把握好度,否則,不但不能夠起到教育警示作用,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
因此,筆者認為,企業在進行安全考核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首先安全考核不能過頻。對于企業內部的各種安全規程、技術規程,都是用經驗和教訓換來的。但是由于受企業職工文化素質、工作習慣等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多次程度不同、但行為相同的違章現象。如不戴安全帽、登高不系安全帶等。如果對于此類現象、特別是對其中一個單位、一個班組或個人,反復重復考核,會有“整人”、“無事找事”之嫌。在這種情況下,列入安全考核不宜過頻,遇到這種情況,更應該把大家召集起來,開展討論,指出其危險性,做到先禮后兵,然后再對其中的典型行業進行考核。
第二安全考核不能過度。這個度,指的是不能對所有的事情都不分青紅皂白,一律一視同仁。如因公受傷、違章受傷、上下班摔倒,雖然都存在著一定的個人原因,但決不能胡子眉毛把抓,一律以經濟處罰作為教育和管理的手段。否則,這種教育不但可能不會達到應有作用,可能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第三安全考核不能過杠。這個杠,指得是被考核人所能承受的底限。作為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企業職工來說,工資收入是維系家庭的命脈。特別當前許多企業不夠景氣,職工收入不高。作為一線職工,由于其工作崗位、工作性質原因,是違章現象的主體。雖然,對違章行為進行經濟處罰是必要的,但還是應該以說服教育為主,盡量少影響或不影響其基本生活為好。否則,不但可能達不到制定安全考核的目的,甚至還可能因為其情緒的變化,造成企業及個人更大的損失。
總之,安全考核是必要的,但這個度,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違章行為的危害性加以區分,把握合理的度才不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