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國務院法制辦11月24日公布了衛生計生委起草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并公開征求意見。這是我國首次擬制定行政法規在全國范圍全面控煙。
相信這樣的新聞早已不是第一次見諸報端了,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以往都是某個城市,像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濟南、哈爾濱,這一次是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那么對于煙草行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面對越來越多的限制,如何打破這種限制,迎來新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了煙草行業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第一,要轉變經營模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密集投放式的經營方式轉向更為集約型、精準營銷式的經營方式。要實現這一轉變,首先要引入大數據,對消費者的年齡、身份、性格、教育背景、口味、習慣、身體狀況等基礎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根據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的卷煙投放策略,同時輔之以體驗式營銷,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建立消費者對煙草公司的信任,提高依存度。
第二,持續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向降焦減害的目標推進。卷煙減害降焦是中國煙草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是中國煙草行業發展的主要任務。雖然謝劍平院士的發明遭到了廣泛質疑,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通過科學手段優化配方,降低焦油等有害物質含量,適當添加中草藥,逐步確立中式卷煙在主流煙氣有害成分釋放量和減害核心技術方面的比較優勢,仍是目前最為科學、最為合理的做法。
第三,從打造文化品牌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煙草文化,進一步提升卷煙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使卷煙商品充滿了歷史厚重感,讓卷煙看上去更像是一種文化產品,而不是單純的消費品。因此,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將每一盒卷煙都制作得更像是一件工藝品,同時賦予不同的文化價值,挖掘卷煙背后的品牌故事,相信會收到奇效。
第四,依照國家局提出的“卷煙上水平”戰略,全面提升卷煙產品的結構,重點發展一、二類卷煙,逐步摒棄四、五類等低檔卷煙,在總體銷量持續降低的趨勢下完成銷售任務,提高單箱毛利率,確保實現“利稅保增長”的總體目標。從長遠來看,全面禁煙是大勢所趨,而煙草行業的整體銷量必然會保持持續降低的走勢。隨著卷煙銷量的降低,也在某種程度降低了社會對煙草行業的關注度,從而為行業的發展創造了相對有利的條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