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圖表1 安徽中煙蕪湖卷煙廠制絲車間2014年度部分生產指標明顯改善
和風制
專家名片
印德春,煙草行業精益管理評價辦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煙草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成果評審委員會主任評委。
項目背景
“十二五”技改后,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蕪湖卷煙廠制絲線采用了全新的模式設計及工藝路徑。在制絲線運行中,蕪湖卷煙廠運用精益方法和工具,探索新線運行模式,提升制絲生產組織效能。
辦法措施
以“零等待”為追求,提升制絲生產組織效能
項目組以并行工程為指導,提高生產集中度,設定集中度評價指標,提升生產用能效率;精準排定生產計劃,以卷包車間需求為原動力,按“拉動式”理念倒推排產,按“標準手持”理念確定庫存量,使生產連續進行;實施精準調度儲柜策略,實現庫存最小化和生產連續化;運用“準時化”理念,測定煙絲庫標準手持量,實現“趕得上、不脫節、不漲庫”;運用安東系統,設立現場設備故障報警監視顯示屏,提高設備保障的快速響應能力;以葉片預處理段為切入點,開展生產線快速換型嘗試,并向其他工藝段推廣。
以“準時化”為目標,整合優化制絲生產班次
各工藝段產能基本測算。按“拉動式”理念,以卷包三班生產需求為出發點,測算各工藝段產能與卷包成品絲需求的匹配性。通過測算確認,制絲線兩班制生產產能可滿足卷包生產需求。
兩班制生產組合模式探索。采用“兩班生產+一班保養”模式,通過三種保養班制試運行,最終采納了“早班保養”+“中班、夜班生產”的模式,既適當錯開用電高峰,又可提供對生產計劃調整的快速響應。兩班制生產分為四階段進行:生產前準備階段(周一早班)、首日開工準備階段(周一中夜班)、周中同質化生產階段(周二至周四)、生產收尾及保養階段(周五),明確各階段生產、保養工作標準。
以“防差錯”為抓手,消除過程品質風險
使用流程分析法,聚焦關鍵環節,系統掌握全線加工過程的關鍵環節和風險點;以流程分析為基礎,采用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方法識別與評估風險,確定預防措施的實施順序;對各風險點進行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防差錯措施并進行文件固化。
以“標準化”為抓手,建立精益管控模式
建立鞏固管理機制,重新修訂兩班制模式下的操作規程及生產規則。建立考核激勵機制,每月開展生產效率競賽;以“制絲工序指標考核”為指導,每月進行獎勵;以斷流控制次數為依據,每月激勵優勝生產班組與修理組。明確能源管理標準,建立智能照明模式標準、高耗能設備啟停標準、能源供需聯動機制,實施精準供能。
以“全員改善”為抓手,促進過程優化提高
利用激勵手段鼓勵全員改善,建立日監控、周分析、月考核的持續改進機制;建立多技能員工培養機制,為靈活生產組織奠定人才基礎。
項目成效
制絲線精益生產模式的建立,使制絲車間實現了生產效能提升,變三班制生產為兩班制,生產組織柔性化水平明顯提升,設備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節約了生產成本(見圖表1)。
專家點評
蕪湖卷煙廠按照精益思想系統查找存在的浪費,提高了集中生產、連續化和均衡化生產水平,實現了準時化生產。車間從資源整合角度出發,按“拉動式”理念,將三班制生產調整為兩班制。
當持續改善成為員工的一種工作習慣,就證明精益文化落地獲得了成功。正因為蕪湖卷煙廠深入貫徹了全員參與、多方共贏的精益思想并有效實施,才實現了生產集中度、生產效率、節能降耗、過程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提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