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零售客戶毛利率提升,2014年銷量同比增長全省第一,2015年銷量同比增長全省第一。在卷煙銷量增長乏力的形勢下,江西撫州卷煙銷量穩健增長。這使多年來增幅一直在全省墊底的撫州煙草堅定了發展信心。
撫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熊尚彬說:“這是開展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帶來的正效應,市場化取向改革讓我們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奔頭。”
不改行嗎
不改革,應對原來卷煙市場形勢都很吃力
“不改,臨川區在卷煙營銷方面‘后進’的面貌難改變。”撫州市臨川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楊宜紅介紹。
撫州市轄1區10縣,作為城區的臨川區,在全市卷煙營銷方面的排名,和撫州在全省的排名一樣,一度墊底。
“2014年,圍繞思考、謀劃、實踐‘三大課題’,我們認識到,解決卷煙營銷供、求之間的矛盾,撫州潛力巨大,尤其是在城區。”熊尚彬說。
供,是煙草公司提供的貨源;求,是消費者的需求。供、求之間出現矛盾,商品的市場流通速度變慢,提升銷量困難重重。
“所以,必須通過改革,提高商品對市場的適應性,提升商品流通速度。這是我們實現卷煙營銷‘后發趕超’的不二之選。”楊宜紅說道。
事實上,供、求之間的矛盾不解決,還會誘發一系列不規范問題,沖擊良好卷煙市場秩序。
譬如,在市場需求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真煙對市場的適應性不強,假煙就有了機會;真煙無法實現有效供給,客觀上給假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道理很簡單,我們嚴格按照國家局、省局要求,始終保持卷煙打假高壓態勢。但‘打出來的市場’必須用適應市場需求的真煙去滿足。否則,假煙仍會卷土重來,專賣打假的成效難以長久。”撫州市局專賣科科長萬振東說。
同時,銷量不佳的卷煙會變向流向市場。“訂來的煙賣不出去,老在店里壓著也不是辦法,總要想辦法處理掉嘛!”有零售客戶向記者介紹。
“所以,從專賣管理角度看,同樣不改不行。”撫州市局副局長鄧雄告訴記者,“釋放改革紅利,能有效清除假煙生存的土壤、擠壓不規范行為的空間。”
供、求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為供非所求、供不應求、供大于求。“從面上看,三組矛盾不解決,會降低商品流通速度、影響銷量提升,帶來新的不規范問題。而具體到營銷工作各環節,則會影響客戶盈利水平、影響客戶經理常規工作,進而影響品牌培育、影響整個工作的持續性,甚至還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從卷煙營銷的角度看,必須要改。”撫州市局(公司)副經理熊體科說道。
可以想見,銷量任務不斷增加,客戶經理被任務“綁架”,天天背著任務上市場,工作重心完全轉移到完成任務上來,再無暇顧及客戶服務、品牌培育等基礎工作;同時,零售客戶淪為分解客戶經理銷量任務的“終端”,市場需求被“銷量要求”取代,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動搖卷煙營銷工作的根基。
“并非危言聳聽。”撫州市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賴學金說,“一開始,零售客戶可能會‘幫忙’,但長此以往,客戶最終不會買賬。”
零售客戶不買賬,是因為消費者不買零售客戶的賬。“哪個開店不是為了賺錢?我們最終是要賺錢的啊!”廣昌縣卷煙零售客戶張紀文告訴記者,“如果增加的貨源不是市場上需要的,消費者哪個會買?時間長了,我們又有哪個會訂?”
不買賬,需要重新認真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對此,撫州市局(公司)營銷中心的客戶經理做了大量工作。譬如,指導零售客戶制訂營銷策略、優化陳列方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經營能力等。然而,收效甚微。
“這都是‘錦上添花’。只有零售客戶‘不要什么就不給什么’,這些服務措施才會發生效力。”撫州市局(公司)營銷中心主任黃國華說道。
在他看來,無論是卷煙營銷,還是品牌培育,既要有接地氣的營銷策略,也要最大限度提供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兩者缺一不可。
一切還是要回到通過改革解決供、求之間的矛盾上來。然而,留給改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近幾年,尤其是2014年以來,隨著卷煙需求拐點臨近,卷煙營銷形勢的變化很大。對此,有人總結為品牌由“增量共享”轉變為“存量分割”。
“不改革,應對原來卷煙市場形勢都很吃力。應對新形勢,更加有心無力。不是要不要改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盡快改的問題。”黃國華說道。
2014年5月,經江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批準,撫州市局(公司)成為全省兩家試點單位之一,全面開展了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試點工作。
如何去改
以零售客戶盈利為中心
“當然是能多盈利!”
面對“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你最期望的是什么”這一問題,廣昌縣卷煙零售客戶邱讓斌憨厚地笑笑,講了這樣一句話。
這大概是所有卷煙零售客戶共同的心聲。
盈利,經營有動力,市場有活力。
撫州市局(公司)以“客戶盈利”為切入點,拉開了改革的序幕。
他們以“盈利率”為核心,建立、完善了新的客戶分類機制,豐富了“盈利導向”機制的內涵。
“原來的客戶分類辦法,主要用于分配緊俏煙。具體執行中,零售客戶籠統地認為多訂煙就能提升級別,級別越高分到的緊俏煙就越多。這樣一來,客戶容易為了多拿緊俏煙而多訂煙,而不是圍繞市場需求提交訂單。以前,這種辦法并沒有什么大礙。但隨著需求拐點臨近,為了緊俏煙而多訂的卷煙越來越難銷售,客戶的壓力越來越大,滿意度也越來越低。”臨川區局(分公司)市場部營銷策劃師楊冬梅介紹,“而將盈利率作為評價標準,零售客戶易理解、好統計,都知道賣得越好、賺得越多、等級越高。而要賣好,訂單必須要‘聽市場的’。”
這樣一來,從源頭上最大限度避免了供非所求、供過于求、供不應求三種現象,避免了零售終端貨源“吃不飽”和“吃不消”兩種問題。
這帶來兩個好處。其一,零售客戶不再為“升級”盲目訂購不好銷售的卷煙,減少了不規范經營行為,維護了品牌聲譽;其二,緊俏品牌毛利在統計中的剔除,解決了原來其在貨源分配中的“原罪”問題,使貨源分配變得更加公平公正。
“以前是想辦法多訂煙,現在是想辦法多掙錢。”臨川區零售客戶支鳳燕介紹,“就需要根據市場需求訂煙,還需要提高營銷技巧。”
客戶的等級高了,享受的服務也會越好,不僅包括貨源,還有其他方面。
“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貨源分配將逐漸失去意義,而服務才是未來的重點。因此,撫州市局(公司)在改革中進一步整合營銷資源,將服務與客戶等級對接,即讓盈利多的客戶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服務。”黃國華介紹。
優質的服務需要客戶經理來完成。改革后,圍繞“客戶盈利”,客戶逐漸由“多訂煙”向“多賣煙”轉變,客戶經理由“壓任務”向“送服務”轉變。
2014年起,撫州市局(公司)全面取消了縣級局(分公司)及客戶經理的卷煙銷售任務、規格考核,轉而考核客戶經理在客戶盈利水平提升中的貢獻度。
具體來說,撫州市局(公司)建立了以“客戶成長率、需求準確率、配貨準確率、宣傳到位率、客戶滿意率”五率指標為主要內容的考核體系,將客戶經理的工作職能,由銷量任務轉變為幫助客戶盈利。
“現在主要任務是‘算好賬、管好量、配好貨’。”談起工作上的變化,客戶經理彭龍珍如是說。
“算好賬”,是為零售客戶算好盈利賬,想方設法提升其經營能力;“管好量”,是對零售客戶真實需求進行核準,并指導做好合理庫存;“配好貨”,是為客戶做好建議訂單,滿足真實需求。
改革之后,客戶經理承擔的角色,更多的是零售客戶經營的規劃師和卷煙品牌的管理師。
“以前巴不得客戶能多訂點,因為這樣我們的任務就更好完成;現在是巴不得客戶能多賺點,這樣我們也會跟著受獎勵。”客戶經理饒斌介紹,“如果客戶盲目多訂,我們會進行勸阻。”
與此同時,撫州市局(公司)大膽取消了客戶服務手冊,不再要求客戶經理進行普遍式拜訪,轉而要求他們抓重點、求突破,到真正需要的客戶那里幫助指導經營、提升盈利水平。
“化繁為簡,抓住重點就夠了。”撫州市局(公司)干部職工達成一個共識,“真正幫助一個客戶解決問題,比盲目走訪十戶更有效果。”
在新的機制作用下,零售客戶積極性在提高,營銷隊伍在轉型。
優質服務少不了貨源服務。事實上,“客戶盈利”對煙草公司的貨源組織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撫州市局(公司)將“兩個滿足”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即在稍緊平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確保貨源組織滿足市場需要、貨源投放滿足客戶需要。
為精準實現“兩個滿足”,撫州市局(公司)對不同市場、不同品牌、不同客戶進行細分,并建立健全市場信息采集、市場監測評價及調控等機制、體系,通過信息采集加工分析,結合零售客戶歷史銷售數據,為零售客戶量體裁衣開出“良方”——建議訂單。
每次訂貨前,撫州市局(公司)會通過網上訂貨系統向客戶推送一份建議訂單。這份建議訂單,將“客戶盈利”置于突出位置,是真正給零售客戶的“經營規劃”。零售客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修改后,提交形成自己的最終訂單。
“現在對建議訂單改的少了。”臨川區零售客戶朱琳告訴記者,“因為越來越發現,建議訂單含金量很高,對盈利很有幫助。”
其實,建議訂單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對比建議訂單與客戶實際訂單之間的修改數據,來了解、掌握市場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提高需求預測準確率。
“改革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一個全局性工程:涵蓋產業鏈上上下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