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李詠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調侃于謙的話不僅逗得觀眾哈哈大笑,還變成很多人的口頭禪——“哥是老司機,嘴上叼“玉溪”,頂著一個爆炸頭,專門兒等雷劈。吃點沒關系,喝點沒關系,誰要多看我兩眼,我上去一頓踢?!崩钤伩赡軟]想太多,只是根據于謙平時愛好編了這么一段順口溜,可無形中卻給“玉溪”香煙做了一個大大的廣告。
作品中用香煙作載體的很多,比如歌曲《下輩子也要找到你》:把你的名字寫在煙上吸進肺里,讓你保持離我心臟最近的距離,再也不用擔心會和你斷了聯系……《寂寞香煙》:拿起桌上的香煙,輕柔夾在手指間,只有寂寞才會想起它,只有孤單才會依戀它。看著手指與煙霧糾纏,感受曾經快樂和傷感,我就是你心中那寂寞的香煙……《味道》:我想念你的吻,和你手指淡淡煙草味道……諸如這些歌,雖沒說出香煙的具體牌名,但卻把香煙作為了承載思念和寄托的載體,不但有畫面感,也給吸煙者另一種詮釋。
在歌中直接提及品牌名的也有,前兩年有一首傳唱度很高的歌:《董小姐》就這樣做了: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董小姐你熄滅了煙說起從前,你說前半生就這樣吧,還有明天……當初作者把“蘭州”煙寫進歌詞,也許沒有考慮到會幫人家做廣告,而是對董小姐那個區域煙民的一個寫實。但就是這無意之舉,讓它被全國人民所知曉,從而起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煙草人實在老實得可愛,自從《新廣告法》頒布后,一切與煙草宣傳的行為都慎之又慎。但煙草人不去做,卻并不代表煙草之外的作品或消費者對煙草就沒有依戀,畢竟卷煙這東西是可以賦予很多感情色彩的,也是很多人情感上的寄托。卷煙消費者在某種程度上將卷煙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伙伴,而不是單純的嗜好品,這是那些控煙者所不能理解的,也是煙草人堅持服務下去的理由。
前些日子,有一段視頻就很說明問題,一位非常著名的歌者與朋友聚餐,其面前便赫然擺著“御廷蘭香”煙。很多人認為歌手吸煙會影響嗓子。但相比較起來,你讓歌手選擇吸煙以緩解精神壓力和不吸煙去默默承受,很多歌手都會選擇前者。
煙草廣告有時完全不必為做而做,你可以通過一個作品、一個人去加以詮釋,這樣既可以賦予品牌以文化內涵,又可以通過一個作品或一個人去造成影響力,婉轉表達出品牌的精神層面,這樣做的方式遠比單純的宣傳要好得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