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夏天避暑有三寶:空調、WiFi和冰淇淋。
這么熱的天,命是空調給你;
樂趣么,是得靠WIFI的;
至于口腹之欲,則是離不開冰淇淋的。
說起冰淇淋,則不得不提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哈根達斯。
哈根達斯之父是一個叫魯本.馬特斯的波蘭人,靠銷售水果冰起家,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其他冰品制造商以降低產品價格進行競爭時,馬塔斯決心制造最好的冰淇淋,而堅持使用純凈、最天然的原料。馬塔斯為他的冰淇淋取了一個丹麥名字-Haagen-Dazs,他認為這個斯堪的納維亞的名字可以喚起人們對新鮮、天然、健康及高品質的追求。
然而,這款無數消費者心中曾經的“奢侈品”,目前正在經歷其56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品牌革新。
據BI報道,哈根達斯面向消費者的包裝、Logo、800多間線下冰淇淋店和營銷策劃都會發生重大的改變。該革新計劃已在英國和美國穩步推進中,預計2018年夏季會在全球范圍內鋪開。
究其背后的原因則是希望改變現下年輕人對于哈根達斯“太能裝、太陳舊”的印象,建立起接地氣的、充滿活力和現代感的,拉近與千禧一代消費者的距離,建立一個與年輕消費有共鳴的品牌價值。
回顧哈根達斯的發展路徑,你會發現,它曾經站在冰淇淋鄙視鏈的頂端,睥睨眾生在其腳下臣服,甚至于一次簡單的購買都希望實現一次朋友圈炫耀(雖然前幾年還不流行朋友圈)。畢竟,黑金配色的包裝,動輒上百的價格,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的美譽,讓每一個品嘗它的人都享受到了一種高級品位。隨著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著眼于品牌和價格本身,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帶來的地位,更關心品質和品牌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與故事。相對而言,曬哈根達斯的逼格,可能還遠不如一杯星巴克里的小眾咖啡。這是很多“產品主導型”的產品遭遇了很大的“尷尬”。
為了完成轉型和品牌重塑,它做出了很多努力,在無論是渠道選擇、外包裝,還是品牌文化打造上都進行了改造。
從外觀上,新的logo采用“棕紅色”,取代原有的黑色和金色;在包裝的改革上,他們請到了13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為哈根達斯每個味道的冰淇淋,都創造一款更具藝術感和現代感的包裝。
在廣告營銷方面,哈根達斯在全球6個城市與地區,試圖“將冰淇淋融入到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開展了以“讓每一天非凡”為口號的營銷活動,講述不同人與“冰淇淋”的情緣與故事,新的訴求不僅改變了消費的觸發場景,而且從關注別人到關注自己。畢竟現在獨立自主的姑娘們不需要男票帶著才能去享受美食了(之前的口號是“愛她就帶她去吃哈根達斯”)。
從渠道上,摒棄之前的樓宇路牌廣告,轉而數字營銷,如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也在這一系列的廣告營銷中活躍了起來。并且品牌也在挖掘新的創意點,比如講一講創始人的故事等等。
一系列組合拳,哈根達斯正在從金字塔的頂尖往下走,讓人感覺是真實可接觸的。
真真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
日化界的寶潔、運動界的李寧、食品界的旺旺都在以實際行動來實現“減齡”,拉近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而無論是“減齡”還是“讓改變發生”的口號抑或是推出奇奇怪怪的新產品,這些都與消費升級和新時代消費群體的變化息息相關。就實際情況而言,不管是高端型、中低端型還是情懷型,都不能永遠牢牢抓住消費者。“眼看他人起朱樓,眼看他人宴賓客,眼看他人樓塌了”的循環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品牌上。
說到卷煙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
中國卷煙高端品牌的座次幾經輪換,“華溪樓王”、“和大天一”……品牌沉浮更是不逞多讓。
隨著消費者日益年輕化,如何拉近煙草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呢?
縱觀這幾年煙草行業,其實企業的嘗試,可窺見一斑。
比如
產品形態多樣化:細支煙、短支煙、中支煙、爆珠
包裝異形化:側邊翻蓋、倒立翻蓋
命名年輕化:創客煙、電競煙、
包裝色彩化:五顏六色的“天天向上”
IP化:地域IP如景點;事件IP如1949;經典IP比如老牌復出
區域化:區域特色品牌,工商合作開發
跨界合作:如,四川中煙和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新產品——“寬窄(五糧濃香)”,這是“川煙+川酒”跨界合作的首個創新成果。四川中煙與五糧液集團還關注于傳統渠道以外的新渠道、新客戶、新合作模式探索與業務拓展,致力于走出一條合作共贏的國企合作新路徑。
加之渠道數字化,在最嚴《廣告法》之前,煙草公眾號的嘗試與資金投入,可以看出卷煙企業的變化速度還是挺快的。至于效果如何,則見仁見智。此處按下不表。
……
通觀所有動作,可以發現以上所有行為都是工業公司發出的,對于產品輸出所做的努力。
如果將卷煙產品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那么,是不是缺少了某些環節呢?或者缺少了某種互動?
我們嘗試換個角度,從消費者出發。隨著消費者知識層面的日漸豐富,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預期也越來越高,單純生活方案的提出和解決,這是最基本需求;而更進一步的價值追求和文化體驗,則是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期望,比如像蘋果公司那樣,以其無可比擬的消費體驗來實現一種新的消費體驗和認知模式;或者像星巴克那樣,把品牌塑造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對應于消費者到的升級,企業的營銷也需要升級。從最初階段的產品功能到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到最終的情感共鳴。
在進行所有的傳播過程,請一定謹記一個公式“你想表達的=你說的=他聽到的=他記住的=他所關心的”。只有當這個公式中所有的等號都成立,你的信息才能最準確的傳達。
關于營銷,有兩個案例想和大家分享。
一個是阿迪達斯的涅槃。阿迪達斯在北美市場曾經一度長期占領第二的位置,但近些年的市場表現并不盡如意,甚至下滑至第三的市場份額。但最近阿迪達斯終于成功翻盤,而這翻盤的關鍵點在于一個特別垂直的細分品類——運動+時尚。之前我們對于運動穿著的設置都太過“耿直”,將運動穿著的場合固定于健身場所;而當那些超級網紅“金小妹”、“微胖超模GIGI”身穿緊身的leggings出現在各種街拍的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個時候也可以穿”!更不用說時髦星人必備的田徑褲、小白鞋!
這就是消費場景的重新塑造。
對于卷煙消費而言,可以粗略分成兩個大類,一種是自行性消費,一種是禮品性消費。那么,如何進行兩種消費場景的演繹和延伸呢?如何讓消費者形成條件反射呢?
另外一個是關于共享單車的案例。在這里我們不去分析摩拜、OFO、BLUEGOGO在市場定位、運營策略、融資這些方面的差異。我們來說說最明顯的一個事情。先問你一個小問題,你是如何向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去介紹共享單車的種類的?“這是***旗下的OFO”?且不論市面上尚未統一的“口音問題”,你確定你這樣說,大爺能聽懂?還原到真實場景,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小黃車”、“小藍車”……
這就是符號的力量。符號是最小的傳播貨幣。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這類最基本的感覺都可以作為傳播的符號:就像“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無論爭論多久口味上的差別,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就是一個是藍色,一個是紅色。
那么,卷煙能不能做到讓消費者可以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一眼識別,以最少的心智消耗和記憶單元來提取和消費呢?當然,業內已經有一些很不錯的案例,比如嬌子原先的各色產品,比如對于各類香型的界定。回想到筆者曾經學習的文案課程,老師曾經特意布置過一份作業就是,你能否以向朋友介紹的語氣,來介紹一款產品。嗯,卷煙的文案大大們,我們等著你們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