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電影《無問西東》在全國公映以來,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熱議。有人說,一場熾熱的青春盛宴,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四段別樣人生,一種共同真實,《無問西東》憑借精準超高的匠心品質和藝術水準成功突圍,實現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在煙草的世界里,我們也可以探問一下自己,煙草:向心而行,無問西東,你做了嗎?你是你真實的自己嗎?
煙草需要有一顆青春的心
電影的大幕徐徐拉開,我們能看得見的是:20世紀20年代,一位好學青年吳嶺瀾在清華求學,剛到學校時斗志昂揚,卻很快在“好學生學實科”的觀念中迷失了自我,看不清自己的優勢。適逢泰戈爾訪問清華大學并在禮堂演講,向在場青年發問:“你明白自己的心嗎?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嗎?”由此,吳嶺瀾看清了自己的心,確定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做什么人,到哪里去,這是叩問自己,也是成全自己的心。他選擇了做好自己,這和我們煙草的青春何其相似呢?我們目前正在負重爬坡,還在路上拼盡全力,能做多少,你拼盡全力了嗎?你的方向在哪里呢?這都需要我們自己問一問自己,起碼做個真實的人。
西南聯大時期,廣東富家子弟沈光耀,文武雙全。在舉國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時,他毅然選擇棄筆從戎,為國、為同胞而戰。無畏、真實、正義,教官的訓導一直銘刻在沈光耀的心里。正是如此,在一次作戰中,他駕駛飛機決絕地撞向敵軍軍艦,壯烈殉國。這樣的仁人志士,這樣的青春熱血里,我們的煙草人更需要一種擔當和正義凜然,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理一理自己的思路,捋一捋自己的思緒,讓青春的煙草還在我們的拼搏中取得一份美好的期待。而這種期待,將在我們的辛勤汗水里成長為現實的花朵。誰人沒有熱血,誰人只愿等待,絕不是我們煙草人!
60年代,陳鵬、王敏佳和李想三人擁有一段愛恨交織的青春。這三個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在時代風潮中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人生與愛情被沖得七零八落。現代,廣告總監張果果在爾虞我詐的職場中重新審視自我,抽身而退后,尋找到生命的真諦。他幫助一個四胞胎家庭,是出于內心的善良,也是出于對生命的敬畏。現代人的觀念里,我們和我們的先輩們一樣希望旗幟飄揚,盡管寒風獵獵,我們依然選擇艱難前行,寧愿做痛苦的人,而不愿意去選擇做幸福的豬!煙草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需要勠力同心奮進,敢于擔當前進,義無反顧前行,一心一意謀求煙草的大發展。
電影《無問西東》采用多線敘事的手法,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時代變革中艱難前行、尋找真實自我的故事。這四個故事看似獨立,卻相互呼應。每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在面臨抉擇時,都曾猶豫彷徨,但最終都面對真實的自我,選擇了無悔的青春。這同樣是和煙草人 的義利觀、榮辱觀相呼應。我們不是別無選擇,我們是要在選擇中珍惜自己的這個身份,此外,別無所求。
一句話,煙草需要一顆青春的心。不管在哪種條件下,我們都需要要自我勉勵、自我加壓、自我期待,絕不后退!青春的煙草青春的心,馬上出發吧!
煙草需要有一種波瀾壯闊
古人講,家國情懷當在心,我輩豈是蓬蒿人。1937年11月1日,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由于遭受炮火轟炸,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同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無問西東》落筆最重處是西南聯大時期,以沈光耀投筆從戎為落腳點,通過講述西南聯大的歷史描述了知識分子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由此窺見中國讀書人在國家危難時刻的風骨。越是清貧期,越能見風骨。煙草現在也是處于深水區的攻堅期,越是到了這樣的關鍵期、深水區,越能顯示煙草人的風骨和擔當、家國情懷和內心世界。何其相似,何其大氣從容呢。波瀾壯闊的歷史,盡管我是參與者,但我也是建設者,同時還是見證者。寧愿選擇倒下去的身軀,也要有站起來的煙草形象。沒有以一當百的能量,我只以我血薦軒轅!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乃有大師之謂也,非有大樓之謂也”,這是當時西南聯大的真實寫照。抵達云南后,由于經費不足,校舍十分簡陋。但是,三校合一,西南聯大最大程度集中了優秀學員和最頂尖的教授。據可以查證的資料顯示,西南聯大校友中,174人當選“兩院院士”,8人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5人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西南聯大的學術風氣自由開放,教師們教學方式各具特色,開課8年間,培養出眾多為中國的發展進步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才,西南聯大歷史上共有1100多人從軍,其中鐫刻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背面的就達834人,以文人獨有的方式報效祖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梁”,這還有爭論的余地嗎?當然沒有了。他們一定是中國的脊梁的真實代表。
歷史的背景我們無從選擇,我們也無從選擇在歷史的發展之中一定實現華麗的轉型。但對于煙草而言,我們需要的就是在波瀾壯闊之中和歷史同進步、與命運有抗爭,絕不做唯唯諾諾的退步、猶豫的行動的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和時代一起進步發展,絕不后退,絕不開歷史倒車,絕不在等待中灰溜溜地老去!
還是那句話,煙草需要青春作伴,煙草需要和歷史的波瀾壯闊一起前進成長、成熟。走上前,走出來,這就是一份榮耀。屬于煙草的真實的榮耀。
煙草需要有一份與時俱進
導演李芳芳曾這樣解釋片名的含義,“無論外界社會如何跌宕起伏,都對自己真誠,做真實的自己。內心沒有了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片名取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于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向心而行,無問西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在這樣的特殊年份里,我們在歲月的磨礪中讓自己經歷了風雨考驗,和煙草一樣的收獲了我們的青春年華,向自己致敬,向青春致敬,向芳華致敬。
影片最后借張果果這個形象,展現的正是當代青年的縮影,借這個角色,導演向當代青年發問:要過怎樣的人生?影片結尾長達7分鐘的彩蛋,或許就是一種回答。梅貽琦、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錢鐘書、朱自清……銀幕閃過一張張學者的照片,這些人都曾在影片中悄然出現。有影評人認為:“這部影片通過對清華大學不同時代學子的描述,告訴我們知識和知識分子是一個民族的珍寶。四個故事都講述了年輕人在國與家、情與義、生與死、利與真之間的抉擇,既展現了時代風云,又對我們當代青年在面對前途與命運的選擇時,有一定的啟發和教育,可以說這部電影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煙草的形象,經歷了如此巨大的輝煌和榮耀,也經受了巨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和自己的過去作別,道一聲珍重,一路走好,向心而行,無問西東。
影片結束時,銀幕上出現巨幅字幕“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而這珍貴的意義,正如張果果的獨白——“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我們相信正義,我們相信能量,我們相信自我救贖的力量,正是在這樣的力量感召下,我們在與時俱進的抗爭中、修煉之中把自己的形象得以升華、凝練和提升,讓煙草的力量上升成為推動、促進我們工作的巨大力量,反過來又為煙草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煙草需要——向心而行,無問西東。看完影片,我們需要的精神就是讓自己前行,擁有力量的前行。無問西東,只需向心而行,努力就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