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聽過那么多大道理,卻仍然戒不了煙?
每年那么多威脅力十足戒煙廣告出來,吸煙者不減反增?
就像,香煙盒上的那句“吸煙有害健康”,對煙民來說永遠只是標識而已。
不吸煙的人,可能無法理解吸煙的人的這份執念。隨著控煙形式的越來越緊張,控煙宣傳的力度加大,不吸煙的人越來越熟悉制止他人吸煙的權力,甚至慢慢開始反感吸煙的人。這種反感,會針對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而這種反感讓吸煙人活得越來越不體面。
體面是自己留給自己的
531無煙日那天伸手攔了一輛出租車回家,和司機師傅聊起了無煙日的話題。起因是司機師傅問我今天是幾月幾號才說起來的這個話題。提到無煙日,也有吸煙習慣的司機師傅似乎很謹慎,問我是不是聞到車內有煙味,并解釋說剛才乘客里面有幾個吸煙的,已經及時被制止了。并強調了自己吸煙只會在上廁所間隙在廁所外吸煙,吸煙以后也會漱口,不把味道帶到車里。其實進入出租車并沒有聞到香煙味。看著司機急忙解釋的樣子,我也是很理解和心疼。
其實吸煙者群體招人反感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吸煙給自己帶來的傷害,而是部分吸煙者在餐廳里、在電梯里、在公交站臺、在火車候車、在孩子孕婦身邊若無其事地吸煙。
沒錯,吸煙是自己的選擇,在公眾場合像吃了兩斤大蒜三瓶啤酒一樣不停打嗝污染著空氣,還是克制自己的煙癮,在公共場所盡量不吸煙,遠離孩子和孕婦,做個有原則給自己保留體面的人?選擇權在你手中。
我們都敬佩高素質的吸煙者,他們從不強迫別人吸二手煙。就像喜歡摳腳的,從不在他人面前摳腳一樣。你留給自己的體面,也是自身素質的底線。
體面更多是社會給的……
我國目前至少已有20個城市相繼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性法規,己覆蓋了全國11%的人口。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已實現了室內公共場所的全面禁煙。公共場所禁煙立法,意味著將控煙提升到了法律層面,因而使控煙實現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目前整體執行效果良好。同時這些地方性法規的公眾知曉率也在逐漸提高。然而,這也就意味著煙民在這樣的環境下活得越來越不體面。比如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老煙民”與“紅袖標”的正面、側面、背面交鋒的場景,總之場面總是不太愉快。
然而我們欣喜的看到,隨著控煙形勢的加劇,一些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包容的態度和舉措漸漸浮現。例如5月初,杭州市發布的“關于公開征求《關于修改〈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的決定(草案)》意見”。對比1月23日發布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改對照文本》,草案中的“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條款被刪除,仍保留了部分場所室內可以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專用吸煙室的規定。雖然這樣的“選擇性禁煙”的做法,一度被支持禁煙的人們說成是開倒車。然而,只要執法者能夠真正做好執法工作的前提下,這樣的舉措既保證了民眾公共場所不受二手煙的困擾,又維護了吸煙人的權益,這樣就能夠兼顧抽煙和不抽煙兩個群體之間的利益,豈不是更好。
除了這樣的人性化政策,一些實質性的舉措,也為煙民留住了基本的體面。近日,寧波火車站候車室內設立有償環保吸煙亭。寧波火車站設立的環保型有償吸煙亭,是普通吸煙室的升級版,配備有先進凈化器和通風系統,在煙塵的處理上更加環保,把對公共環境的污染降到零。有償的吸煙室運營方式,確保了凈化設備維修和更換的基本費用,同時保障了吸煙室可以順利的經營下去,并借以付費的形式來適當減少公共場所煙民的抽煙次數。于此同時,微信掃碼付款更貼近現代人生活方式,減少人力監管需求,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當然設立吸煙亭并不是寧波首例,2010年,在江蘇南京某商家在門前道路旁設置了兩座別致的吸煙亭,并配有不銹鋼垃圾桶和煙蒂缸。
2014年,濟南街頭也首次出現市民專用吸煙區,吸煙亭內安裝有遮雨棚、座椅和煙灰桶。
2017年,江蘇省首個室外吸煙亭在宿遷正式投用。室外吸煙亭整體為全封閉式空間,入口配以鋼化玻璃半自動門,并在吸煙亭正面及左右兩側鋼化玻璃上印有“我文明,宿遷文明”“吸煙有害健康”等標語。亭內配備煙蒂收集桶、排風照明設施、電子點煙器、座椅、茶幾等設備,均采用不銹鋼及防火材料制造;煙蒂收集桶高度適中,便于站立吸煙煙民彈棄煙灰,并在桶上方配有熄燃裝置,消除起火隱患。
……
雖然我們不提倡在公共場所抽煙,但是政策和科技的進步慢慢在改變公共場所完全禁煙的狀況,未來吸煙亭的“去”與“留”還不能完全定論,但這些城市的舉動對此已經做出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吸煙亭的建立,在全面控煙大背景下,為煙民提供了一個體面的、衛生的、有尊嚴的吸煙空間,一個收留煙民的體面場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