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煙花三悅公眾號
該來的,總是會來。
11月11日,上海正式發布了修訂后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決定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和修訂前相比,新的《條例》擴大室內公共場所禁煙范圍,擴大室外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對室外設置吸煙點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吸煙場所所在單位的義務。
這一次的“上海最嚴”似乎沒有引起多大的響動,不是無動于衷,只是習以為常。
我對比了號稱“史上最嚴”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去年施行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及新修訂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日趨嚴苛的背后寫下了大家從忿忿不平到抱有幻念再到平靜接受。
這倒不是對控煙本身懷有種種蛛絲馬跡所指向的陰謀論,或者因為一線城市示范帶動將形成控煙的過激化、極端化,而是想還原加強消費者環境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應該如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換一個角度,既然趨勢不可逆,那就理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怎么樣遵守與執行上,除了法律層面的“令行禁止”,消費者的自我糾錯與自我適應也會讓吸煙在空間和時間上逐漸形成“雙重自律”,煙草當下所能做的應該做的,是按照“維護消費者利益”的法定職責,在做好“有計劃地組織煙草專賣品的生產和經營,提高煙草制品質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合理需求,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正如那句充滿正能量的告誡,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眼前的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把消費環境建設從口號式的動員具體為實打實的行動——按照京滬深控煙條例的相關要求,“有條件的可以設立吸煙區”,同時設置相關的標識、煙具、消防措施等——這只是一個很寬泛的表述,如何在政策允許的公共場所科學選點布局吸煙區(室、點)建立公共場,所吸煙區(室、點)和零售終端消費體驗區,配備吸煙便利設施,加強后續維護管理,保障消費者便利吸煙需求,營造良好的卷煙消費環境。這些事情,既在法律許可的范圍,更需要具體的實施。
我這里提出兩個關鍵環節,一個是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設置吸煙區(室、點),除了基本的場點選擇、設施配置、日常管理,在這些大的條條框框之外,誰負責、誰投入、誰維護這些具體而細微的內容顯然更影響基層一線的落地執行。
另一個是老生常談的終端建設,如何在密不透風的外部包圍中為品牌所用?比如說在店面設計、品牌展示、產品陳列、氛圍營造等關鍵環節體現出統一的行業形象和足夠的品牌元素,把終端建設納入體系化的運行之中;同時強化自營店、核心零售戶和窗口零售戶的管理與服務,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和溝通平臺;以及做好從線下往線上走的技術準備和實踐探索,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合理需求。
好了,今天的重點不是三悅的自言自語,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圍繞消費環境建設暢所欲言,包括但不局限于吸煙區設置、管理和維護,煙民沙龍,倡導文明吸煙,煙草公益,以及作為消費者,你的“不便”與“所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