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三悅親自到濟南報業集團現場體驗,以普通消費者的角度,親自感受被稱之為有人值守的『自動售煙機』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體驗,又有多大的革新與改變。
下面是來自現場的開箱體驗——
進入報業集團大廳,很容易看到立于墻角的「自動售煙機」,與一般意義上的自動售賣機或者ATM機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機器正面是噴繪的煙包展示,提供了實物圖片,以及基本的產品參數和零售價格,掃描二維碼關注「網式如煙」之后,即可進入以微信小程序形式出現的購煙界面,選擇商品并完成支付,「自動售煙機」將會通過售貨槽「吐出」卷煙。
有人值守卷煙自動零售終端外觀
有人值守卷煙自動零售終端產品呈現
掃描二維碼關注「網式如煙」
選擇商品
完成支付
人工審核通過后方能購買成功
與一般的自動售賣機的購物體驗相比,區別在于「有人值守」和「訂單審核」,濟南報業大廈的「自動售煙機」是由物業保安代為值守,在確定下單完成支付之前,物業保安會完成身份確認(主要判斷是否未成年人),在iPad的后臺程序上完成審核確認,消費者才能夠購買到卷煙,最終完成交易。
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比較愉快的購物體驗,基本上沒有什么上手難度,操作上手很快,流程設計也合理,因為目前購買人群量不大,現場審核的速度也很快,并沒有影響到實際的購煙體驗。按照物業保安的說法,購煙的消費者并不限于大樓相關人員,但實際購買者還是以大樓工作人員為主,每一天的流水在30人/次,也就是3條煙左右銷量。
站在觀察者角度,首先需要改進的是「自動售煙機」的界面設計,濟南報業這臺「一代機」只是簡單的噴繪面板,如果能升級為觸摸屏,實現商品介紹、購買功能相信會有更加充分的產品展示,也提供更加直觀的購買體驗。相應的,60個品規的提供在數量、品類的豐富度上,也面臨著如何契合對接目標消費群體的篩選組合。
相比于經營細節、技術實現的完善升級,「自動售煙機」的下一步還需要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
一、法律風險。《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自動售貨機銷售煙草制品」,濟南的做法是選擇「有人值守」+「訂單審核」,看起來把「全自動」變成了「半自動」,這樣一來,既有經營成本非技術性的剛性增加,又要考慮如何確保「有人值守」的監管到位,后期會不會因為機器數量的增加、購買人群的擴大而帶來審核疏漏?
當然,如果不是「不得利用自動售貨機銷售」,單純不向未成年人售煙完全可以通過微信身份確定或者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有人值守」既是對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也是規避法律風險的無奈之舉。在這個意義上,濟南的探索有創新性,也有局限性,在新技術應有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但又因為現行法律法規而不得不退回來半步。
二、生存空間。以「自動售煙機」的體積,物理空間的要求不大,但首先要滿足「有人值守」,就必須設置在具備基本人員條件的空間環境,同時還不能與現有的零售客戶爭利,需要建立物理空間和服務半徑的區隔度,再加上目標場所對「自動售煙機」并沒有剛性需求,未來規模化復制擴張還面臨著多經營主體、多利益訴求的復雜談判。
以現場的觀察來看,「自動售煙機」的空間和意義在于填密加空——普通零售客戶無法覆蓋進入的區域,不具備商鋪設置條件,以及租金房租成本過高——這些場所既是目前的經營盲區、布局空白,也不會同現有的零售客戶爭利,但也因此決定了「自動售煙機」在開始起步的相當長時間,都只能也只會是現有卷煙零售體系的有益補充。
三、發展前景。雖然不清楚單個「自動售煙機」的制作成本,也不了解進入濟南報業大廈的場地費用和合作機制,但以市售自動售貨機的報價以及其它快消品自動售賣的運行模式作參考,在規模化復制之前,「自動售煙機」會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燒錢」投入,怎么投入、能夠承受多少是很現實的問題問題,這會直接決定「自動售煙機」的擴張進程。
一方面,「自動售煙機」的長遠未來取決于產業層面的風險評估與前景判斷,不能規模化就意味著形式化;另一方面,吸引到品牌投入,增強自我造血功能,甚至引入社會資本都是可能的選項,還可以納入消費者環境建設的視線范圍,但所涉及到的機制體制建設遠比技術上的進步更具有挑戰性,而這才會真正決定「自動售煙機」的發展前景。
不管怎樣,大連、深圳、濟南這樣的探索與實踐對于行業的未來都是大有益處,努力做總比坐著等要更積極,也更有意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