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7月11日是又一個將會寫入中國煙草歷史的日子,盡管官方消息直到24日才正式發布。
在起初看似突然的情緒釋放之后,大家的反應是更多坦然。
是的,今天的中國煙草有足夠的制度自信、產業自信、品牌自信和發展自信,既可以清醒面對過去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理性判斷當下所處的時空方位,客觀對待前進中的困難、風險與挑戰,更可以忠實履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維護消費者利益」的產業使命,努力爭取「兩個超萬億」基礎上的更大作為。
對于一個成熟的行業,這是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奮發新作為的又一次整裝而發。
1
不管之前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承擔了多大的壓力,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兩個超萬億」既是成績,更是起點,既是基石,更是責任,既是過往,更是未來。必須得承認,無論以哪樣的敘事角度、總結提煉,「兩個超萬億」都早已是過去五年的最大注腳,同時也意味著今天在「兩個超萬億」基礎上已經和仍將持續的更大壓力。
對于高質量發展有多迫切,理解而不是抱怨過去的千辛萬苦就多有必要。
有了這樣的前提,對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對于維護消費者利益、對于堅持和鞏固煙草專賣制度、對于理性控煙、對于中國煙草的今天以及明天,才會有更多的道路自信、行動自覺與產業自強。
2
在面對改變——哪怕不是未知或者未卜——的時候,不是去用心思考會我該做什么、又該怎么做更好,而是終日惶惶于天是不是要塌下來,本質上和天塌下來總有高個頂著的幻想自慰沒有任何的差別。
面對可能而可行的深化改革,不管是專賣制度的取消,又或者政企分開,新的聯合重組,唯一可以確定的,從來不是改不改的決定,而是什么時候、什么方式、什么進程改更好的選擇。那些看起來足以說服自己安下心來的理由,到最后只會被證明只是你的一廂情愿。
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時間節點,與其四處打聽,不如提高自己,依靠而不是依賴,努力而不是祈禱,既要有根植于內心的緊迫感,更要有全力做好迎接改革、直面挑戰的自覺性,用不著販賣焦慮,但也不能拿雞湯來虛補自己。
3
其實,從去年開始,整個行業的運行已經有了很大的調整和改善,「休養生息」是一個帶有肯定、安撫、勉勵色彩的表述,實際上是加大「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力度,以回歸常識、回歸常態為主題的理性「回歸」,「尊重市場、遵循規律、遵守規則」成為了新的產業共識。
實踐再一次證明,「稍緊平衡」、「嚴格規范」對于行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放在更大的背景,「稍緊平衡」也更加符合控煙履約的內在要求,合理地滿足需求而不是人為地增加投放,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難就難在壓力空前的時候保持定力。有了「稍緊平衡」這個前提,「嚴格規范」就是任何時候、任何理由都絕不能觸碰的底線紅線。
4
如果中國煙草失去了「中華」、「芙蓉王」、「利群」、「玉溪」、「云煙」、「黃鶴樓」,又或者這些大品牌萎靡困頓了下去,很難想象會是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將會是整個行業所難以承受之痛。想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也就有了事關長遠的大局觀、整體感。
一方面,大品牌自己要爭氣,不能臃腫笨拙、自以為是,也不要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保持足夠的企圖心和饑餓感才會讓大品牌跑得更遠、變得更好;另一方面,區域性品牌的發展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對地方,適度的減壓、環境的營造與方向的引領都必不可少。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煙草,品牌發展面臨著新的瓶頸和阻力,或許更需要新的「532」、「461」來統一思想、明確目標、指導行動,包括對合作生產、共同發展、開源節流都需要新的認識和方法,而所有的前提,必須建立在競爭適度有益、生態豐富合理的基礎之上,而絕非1+1-1=1的無效重組。
5
從「消費環境建設」到「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這是一個意義深遠、影響深刻的飛躍,中國煙草把自己擺在了一個非常合適而合理的位置,責任的履行到位而不越位。僅僅只是注意到提法的改變,理解為更好地「避嫌」,顯然會影響到對待「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的態度和投入,也辜負了決策層的視野和格局。
因為,從部分試點到全面推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時間又是如此的迫不及待、迫在眉睫。
對于「文明吸煙環境建設」,既要有認識上的大局觀、整體感,站在事關行業長遠的高度來認識和推動;又要有執行上的體系化、規范度,工業做什么,商業做什么,前期怎么投入,后期怎么維護,自己做什么,外部協調什么,這些事情,越到基層越要講明白說清楚,「摸著石頭過河」也要讓基層一線找到石頭才行。
6
面對隨時可以到來的改革再出發,強化「中國煙草」的品牌輸出是另外一個需要提速加快的重中之重,尤其考慮到越往基層單位、越到市場一線——從認知到認同——「中國煙草」碎片化、片面化、甚至負面化的問題就越突出,提前量做出校準與重塑非常迫切而有必要,以「中國煙草」的品牌化、整體感來提升影響力、認同度。
在這個基礎上,打通線上線下,以增強網絡黏性、功能發揮、客戶盈利為主題的現代終端建設,依托主業而不局限于主業的未來布局,盤活用活龐大的資產、資金、資源,對于非煙領域的積極探索,新型煙草制品的有序推進,以品牌為牽引的走出去。這些,無不既事關眼前,更決定長遠,任務繁重,任重道遠。
而事業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能不能讓年輕人,能干人,看到希望,得到機會,獲得平臺,畢竟他們代表了這個行業的未來。
7
對于煙草控制的理性客觀、理智態度,都要求中國煙草需要勇于擔責、主動擔責,哪怕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哪怕要背負更多聲討,哪怕要承擔更大壓力,都需要堅定不移地發揮控煙履約的主體作用,而不能總是束手束腳、被動接招。
一方面,有效降低煙草制品危害仍然是關鍵中的關鍵,依靠科技創新,努力減少煙草吸入量、減少焦油量、減少其他有害成分含量,切實維護好消費者利益。
另一方面,對于控煙履約,要敢于發聲,善于正面引導,勇于直面各種矛盾,尤其面對「一禁了之」的控煙極端化、過激化、片面化傾向,要有理有據、就事論事地予以反擊、揚清去濁。
寄望于從過去的蛛絲馬跡中捕捉什么,本來就是一種僥幸與心虛,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對于整個行業,對于每一個個體,皆是如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