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在座談會上,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以舉綱張目的姿態定盤中國煙草的新一輪深化改革,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將重點抓好「六大體系建設」。
建設有機統一、無縫連接的煙草全產業鏈一體化組織運行體系。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煙草市場體系。
建設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結構協調優化的供需動態平衡體系。
建設服務產業技術升級、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體系。
建設重點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發展體系。
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運行調控體系。
關于「六大體系建設」,既有很多引領未來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比如「實現原料生產、產品制造、商業營銷、物流配送、配套保證等有機統一、無縫連接」、「加快形成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機制」、「加快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工商企業有活力、行業調控有度的經濟運行體制」、「研究一些顛覆性、事關煙草行業長遠發展的課題」。
也有很多立足當下的問題解決、短板補齊、基礎打牢,包括「堅決消除地方封鎖」、「尊重和維護消費者的自主消費權、尊重和維護零售戶的自主選擇權、尊重和維護卷煙工業企業的公平競爭權」、「堅持中式卷煙發展方向不動搖、適應個性還、多樣化和不斷升級的消費趨勢」、「處理好專賣行政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的關系」。
以「六大體系建設」為支撐的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不僅是綱領性謀篇,更是系統化布局。圍繞「六大體系建設」最為牽動人心——也是影響最為直接——的就是「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戰略如何落地,「大品牌」的發展,工業關心、商業關切、市場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其它「五大體系建設」都要服務于「建設重點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發展體系」。
道理很簡單,培育好中式卷煙知名品牌既是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中國煙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和集中體現。
按照權威的政策表述,「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競爭雙重作用,以打造全球領先品牌為目標,制定品牌發展規劃,以培育維護十多個規模大、價值高、競爭力強的全國性品牌為重點,精簡全國規格數量,激發品牌規格創新活力,構建全國品規優勝劣汰機制,推動中式卷煙知名品牌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目標明確、內容豐富,層次分明、措施務實。
首先,政策引導在前,旗幟鮮明地支持「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但不對「大品牌」搞特殊的政策保護,前浪被后浪拍死不能怨天尤人。「打造全球領先品牌」的提法不新鮮,但從品牌戰略上升到了產業意志,「走出去」是「大品牌」的責任,更是機。從制定品牌發展規劃的要求看,新一輪設目標、畫跑道、定規則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其次,明確「十多個」的數量和范圍,既是對現有「大品牌」格局的充分尊重,又進一步確認了品牌戰略的嚴肅性和延續性,只是新的「十多個」將會具備一定的動態性,「多」意味著不進則退的壓力,也提供了后來居上的通道。三點要求中,「大」是基礎,「高」對聚沙成塔設置了門檻、「強」提醒了沒有規模的質量缺乏說服力,沒有質量的規模失之競爭力。
最后,對于規格數量的規范要求,讓整個品牌體系建設從方向性到了操作性。「精簡」是前提,當然不是單純的總的規格數多,而是部分類型、部分價位太多了,而且有質量、有效的供給還是偏少,所以要「激發活力」,鼓勵大家創新求變,把進退機制上升到全國一盤棋的高度,既避免矛盾過于集中于局部,又防止了各自為政、各自為戰。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推動中式卷煙知名品牌持續做強做優做大」這個終極目標。
對于中式卷煙知名品牌的未來,有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釋放,一個是要實現以持續為基礎,不能為了短期效果而揠苗助長、急功近利;另一個做是強做優做大的策略權重和邏輯關系,要防止想當然的殊途同歸而南轅北轍。當然,除了品牌自身的努力,我們也期待「建設重點突出、集中度高的品牌發展體系」有更進一步的深化和細化。
第一,「中國煙草」的品牌化輸出、整體感塑造。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關于「中國煙草」的認知和概念是混亂而錯位的,到底是專賣執法、還是市場主體,到底是工業品牌、還是商業渠道,類似于「煙草公司」這樣的品牌聯想不僅不具備區隔性和排他性,還因為既有的偏見和誤解帶有負面性,不利于行業整體的品牌打造和信用背書。
以公司制改革為契機,針對行業品牌建設的散、亂、低,一方面要解決品牌化輸出,強化消費者認知,以市場化的方式打造「中國煙草」這個大IP、這塊金字招牌;另一方面要突出整體感塑造,工業與商業,品牌與產品,網絡與服務,都需要有一個「中國煙草」的整體和統一,為行業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多空間。
第二,明晰發展導向。以中式卷煙品牌的發展而言,不論全國性知名品牌,又或者區域性優勢品牌,「找對方向」、「找準位置」具有同等重要意義,之前的「532」、「461」正是解決了方向感才迸發出足夠的力量感。需要提出的是,失去共同發展的消除地區封鎖,拋開區域性品牌的「打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戰略,都會陷入到緣木求魚的事倍功半當中。
一方面,考慮到某些大品牌的難以為繼,對于有基礎、有條件、有空間的低端產品采取合理的價格調整,理應留出必要的政策窗口,不能只是一再的品牌置換來對應消費升級;另一方面,以「大重九」、「天葉」、「荷花」、「寬窄」等為代表的高端品牌已經羽翼豐滿、呼之欲出,沿用「AIO」的品牌格局是否合適,又該如何管理好產品線,都要有通盤考慮。
第三,優化評價機制。面對消費需求升級與產業發展邏輯的雙重變化、雙重調整,原有「雙15」的評價機制已經落后于產業需要和市場實際,對于三類煙固然需要是否基座化的認識以及供需平衡的把握,但要更好地引領十多個全國性品牌發展,繼續把三類煙作為考核內容顯然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考核這個指揮棒的作用打了折扣。
站在更長遠的角度,包括卷煙價類的調整都需要系統性研究和提前量準備,盡管這涉及到更大范圍也是更加復雜的財稅體制,但市場的發展并不會坐等政策的調整。前兩年,因為財政訴求高、目標壓力大,大家確實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條件來思考來推動這些工作,現在——尤其有了休養生息的鋪墊之后——理應把這些事情辦好。
因為頂層設計越科學、越前瞻、越系統,大家越清楚怎么干、怎么干更好,基層和一線的期望也在于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