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盡管主觀上極為淡化,但依托消費需求的集中釋放與去年年末的深度調整,多重利好下的「開門紅」依然以預期之中而又超出預期的姿態撲面而來。只是,越見天高云淡,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對于全年市場預期的判斷是否過于樂觀是一方面,感知市場變化并做主提前量的準備和應對是更加重要的另外一個方面。
正所謂,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姑且不說之前存在的那些問題并沒有因為形勢的好轉而治愈或者自愈,單是這種習慣于基于行業指標的判斷和預期,其實很容易一天一天地消解我們對于市場以及風險的敏感與銳度。今天的「開門紅」同往年相比有沒有區別?有哪些區別?貨源充分飽和投放之后市場狀態如何?有沒有新的趨勢和變化?這些,都值得多問幾個為什么。
換一個角度來看,不出意外的「開門紅」,既是休養生息以來對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的最大褒獎,更是對進一步尊重市場、遵循規律、遵守規則的最大提醒。前一個「褒獎」提示了我們理應擁有充分的產業自信,專注于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后一個「提醒」則是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的警示,堅持和發揚的背后是反對和防患于未然。
前些年,為了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整個行業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也做出了不得已的犧牲,這是行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職責,更是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沒必要怨天尤人、事后諸葛,但也不能轉瞬即逝、過目就忘。也正因為這段帶有痛感的經歷,再次提醒了我們堅持「總量控制、稍緊平衡」的必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
現在有了「稍緊平衡」的氛圍、基礎和條件,就更不能滿足于單純的「緊」、缺乏針對性的「緊」、忽略甚至傷害客戶利益的「緊」,不僅「緊」要「緊」得更精準、更精細,而且關鍵要在「平衡」上做足文章,對于不同市場、不同品牌、不同價位、不同客戶、不同時段采取有針對性的不同策略顯然更符合高質量「總量控制、稍緊平衡」的內在要求。
用更正式的語言表述,就是要「保持定力」,困難的時候要保持定力,順利的時候更要保持定力。
面對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方式、消費場景的深刻調整,軟、硬件的補齊短板仍然迫在眉睫,但更為至關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更新。浙江、大連已經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領,學是肯定的,但一要防止皮毛化、形式化,既要注重先進理念、經營思想的學習借鑒,又要因地制宜預防東施效顰;二戒朝令夕改,今天抓這樣,明天又搞那樣。
另一方面,盡管去年在指標上度過了「普大喜奔」一年,今年開年的勢頭也非常不錯,但隨著重點骨干品牌評價體系——考核重心和發展導向從三類以上向二類以上升級——的調整,將會對既有的品牌格局帶來一次深刻的「大洗牌」,所帶來的影響絕不止于品牌排名的變化或者產業地位的調整,甚至極有可能成為品牌新一輪發展的「分水嶺」。
往大的方向講,提升結構當然是重中之重,但在難易取舍和輕重選擇上,考慮到二類也是考核范圍以及二類煙所呈現出來的成長性與空間感,品牌決策很容易做出確保更快達成當期目標的趨利選擇,只是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推動與結構升級的產業訴求,今天的二類煙同彼時的三類煙在價值感和戰略性都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上一輪品牌發展周期,為了盡快做大規模、做足體量,確保在「532」、「461」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品牌不得已選擇了圍繞規模做大撕開口子,將精力和資源投入到三類包括低三類產品上,甚至不惜犧牲品牌價值而下延產品線,短期內的效果倒是立竿見影,但卻因此喪失了結構升級的緊迫感和時間窗口,也放大了后期結構提升的難度。
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彼時的順風順水換來的是今日的舉步維艱,一時之快換來的不過是一時之大。所以,今天的品牌策略一定要站高一點、看遠一點、想多一點,如果打足結構升級的前瞻性與提前量,同時在新煙草、輕煙草、泛煙草等領域也要有提早布局和通盤考慮,年輕化、個性化、多樣化不是姿態,而需要實打實的動作。
之前是沒有精力、沒有條件操心這些,現在沒有理由做不到、做不好。
別忘了,高層近段時間一直在提醒「緊緊抓住行業總體運行向好的窗口期」。怎么理解呢?一是形勢雖好,但切不可盲目樂觀,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局面;二是前路猶艱,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仍然橫亙在前,等不起、繞不開;三是機遇難得,總體運行向好為行業解決問題、深化改革創造了條件,但機會稍縱即逝。
在這個意義上,有了「開門紅」之后,除了抓緊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落實,重中之重就是「緊緊抓住行業總體運行向好的窗口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