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關于理性控煙的一些話題,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趨勢,相比原來激進的控煙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評判吸煙行為的做法,公平公正地看待吸煙行為就顯得更加的彌足珍貴。
有記者在近期采訪深圳市控制吸煙協會會長高文輝時了解到,近兩年,煙民自覺遵守控煙條例的意識在不斷提高,只要遇到宣傳、勸阻或執法,基本都能很自覺地配合,不會發生爭執。在辦公樓等室內公共場所,許多煙民想抽煙時也會自覺地躲到樓梯間,確定沒有禁止吸煙的標志時才會吸。高文輝認為,市民行為的變化,追根溯源是因為文明意識的深入人心,當尊重他人成為一種潛意識的自覺行為時,深圳市民的文明理念就上了一大臺階。同時,高文輝也認為,在控煙工作當中,要尊重多數、包容少數。深圳的控煙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座城市要對煙民“趕盡殺絕”,尊重吸煙者的合法、合理的權益,也是深圳文明的一個方面。目前,深圳為了響應市民建議,落實在大面積的室外開放性的公共場所設立吸煙點,如公園洗手間周圍,設立一定數量的吸煙點,在降低市民吸二手煙概率的前提下,盡量尊重煙民作為少數群體的權益。而在婦女兒童聚集的公共場所,像兒童公園、婦幼醫院等場所,仍舊嚴控吸煙行為。這些做法在控煙的操作層面,給予了不同人群人性化的關懷,框定了哪些區域要寬容對待,哪些區域要明令禁止,值得讓人稱贊。
同樣的也是在最近,上海市健康促進協會會長李忠陽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上海原控煙條例僅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采取局部限制,在規定13類場所全面禁煙的同時,允許餐飲場所等5類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區(室)。此前,餐廳等場所設有吸煙區,但一些吸煙者很不自覺,經常兩邊“游走”,給執法行為帶來難度,這就加大了控煙部門推行更嚴厲禁煙令的決心。于是,今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正案正式實施,新版條例將室內禁煙區域從特定的室內公共場所,擴大到所有的室內公共場所。話里話外透露出了一個信息,對于吸煙者來說,原來給過你們空間,但你們不珍惜,正是你們不自覺、不文明的行為,導致了對你們更為嚴厲的限制。
客觀地講,吸煙是一個成年人自主的選擇,是一個正常的嗜好,這種嗜好已存在了上百年。有道是存在即是合理,吸煙可以提神醒腦、除困解乏、方便交際、拉近距離。中國有三億煙民,煙民的素質和公共政策是否友好、公共設施是否到位與理性控煙工作的推進是否到位密切相關。
很多人吐槽二手煙危害,抱怨煙民不顧他人感受,不否認有部分煙民素質不高,但這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完善公共設施、改良公共政策來解決。只要尊重吸煙者的合法權利,設置一定數量的吸煙點,煙民就能自覺在制定場所吸煙,非煙民(這其實也包括某一時刻不想吸煙的煙民)也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除了法律的規范和控制,控煙最終有賴于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煙民需要認識到,二手煙的氣味是讓非吸煙者反感的,特別是身邊有老人孩子的時候,他們對氣味更加敏感,當一些場所不允許吸煙的時候,一個文明的吸煙者克制自己吸煙欲望就顯得尤為重要。做一個文明的吸煙者,要提倡在公共場合、在老少婦孺多的地方不吸煙,避免二手煙對老人、孩子造成的傷害。在吸煙區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不亂彈煙灰,及時滅掉手中的煙蒂,不遺留任何安全隱患。在吸煙之前,文明的吸煙者一定要始終有一種想法提醒自己,自己吸煙是否對旁邊的人、周圍的環境造成干擾,如果是,那么就不吸,或者找個不影響別人的地方,這樣既遵循了社會公德,又尊重了別人和自己,是一個文明的吸煙者應該做的。
同時,煙民作為消費主體,是卷煙消費和控煙最關鍵最主要的對象。國家和政府應該進行正面廣泛宣傳,在政策法規的規定下引導廣大人民健康合理的抽煙,學會理性控制自己的煙癮。如果每個煙民都能夠控制自己的吸煙行為,整個社會形成好的風氣,大家都不在公共場合隨便抽煙,都不嗜煙成命,理性抽煙,少抽煙,抽好煙,這樣控煙舉措也能得到有效地貫徹落實,煙民和非煙民間也能達成相互理解、和諧共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