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年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關注控煙話題。可見,城市控煙已經是一件常態化的工作。那么,針對控煙國家出臺過哪些政策呢?跟隨小編來看一下: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10億成年人有28.1%吸煙者,其中成年男性煙民為52.9%,成年女性煙民為2.4%。
從以上數據可見,中國煙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在出臺控煙法規時,是否可以考慮到煙民的感受?是否可以有一些人性化的控煙舉措,諸如:公共場所吸煙區,室內吸煙室等等。
再來看兩份文件——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
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加大控煙力度,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
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教育。
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
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領導干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把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
強化戒煙服務。
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至20%。
2017年1月,國家衛計委發布《“十三五”全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規劃》,提出要開展控煙專項行動:
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教育
推進公共場所控煙工作
深入開展建設無煙衛生計生系統工作
強化戒煙咨詢熱線和戒煙門診等服務
推動相關部門加大控煙力度,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
以上兩份文件,內容大體相似。
接下來看一下近年各大城市的控煙條例——
2014年,深圳,《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
2015年,北京,《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件》正式實施。
2017年,上海,《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件》正式實施。
2018年,杭州,公開征求《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件》(修改草案)意見。
看了以上這些內容,筆者只有一個想法:對于控煙,我們是如此地堅持,如此地努力!
說到這里,筆者想主要說一說上海。2017年3月起實施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正案,將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等領域劃為吸煙“禁區”,被稱為“史上最嚴”地方性控煙條例。一年來,成績亮眼。上海各類場所吸煙發生率下降了8.8%,違規吸煙行為被勸阻的比例提高至46.6%,超9成市民贊成“室內禁煙”。但數據表明,休閑娛樂場所、餐飲場所依舊是違規吸煙重災區,機場、客運站的吸煙發生率也呈現“回潮”。有業內人士表示,上海這一年的控煙成績有示范意義,但綜觀全國,控煙仍需“全國性控煙條例指導地方立法”。
2017年03月06日,上海市黃浦江兩岸摩天大樓巨型電子屏紛紛亮出“無煙上海”等標語。
“一個月的時間就感受了(室內)禁煙的大勢所趨。”煙民田先生說,“如今在上海,抽煙并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
“現在我們這些老煙槍其實也是越來越注意了,我們覺得文明吸煙不僅更好地維護了我們煙民的形象,也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煙民王先生說。
無論是政府,還是市民其實都是在鼎力支持著城市控煙工作,逐步將控煙工作推向正軌。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在短暫的時間內有明顯的改善,不過,相信,只要保持初心,堅持下去,做好監督,執行以及公民自身養成“文明吸煙”的習慣,一定會在不久的未來,改善城市的形象,讓城市控煙變成實實在在的事,真正杜絕公共場所的二手煙,讓控煙不再是“紙上談兵”而已。
另外,除了卷煙,還有一種煙,也值得我們關注,它就是最近幾年,風靡國內的電子煙。電子煙,可以說無論是在監管還是控煙方面,都是個空白區。無論是電子類的類別,還是它的監管,都處于“三無”階段。
街頭使用電子煙的市民
市民高先生在日本,以1000多元的價格購買回國一款電子煙。它使用的是煙彈,不燃燒即可吸食。高先生認為,它不會給周邊的人帶來二手煙,不會另身邊不喜歡煙味的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自己也覺得吸食這種煙會更健康。
另外,除高先生這種旅游帶回電子煙的煙民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煙民是從網上購買這種電子煙,它可謂是真正的“網紅”。
電子煙的銷售渠道十分混雜,政府監管面臨巨大壓力。2017年5月,全國多地煙草專賣局陸續向零售終端下發“關于禁止銷售進口新型卷煙的告知書”,指出此類產品通過非法渠道流入國內市場,極大地擾亂了卷煙市場經營秩序。2018年2月,上海警方宣布破獲“首例非法經營加熱不燃燒卷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將整治矛頭指向這款產品。
上海警方解釋稱,加熱不燃燒卷煙案中,警方查獲的煙彈在未取得煙草許可證件的前提下進行銷售,屬于非法經營。消息一出,也引來上海當地媒體及有關專家的關注,他們呼吁將電子煙納入禁煙條例監管行列。
上海的禁煙條例中明確規定其監管對象是煙草制品,但未明確提及電子煙身份合法與否。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將“煙草制品”定義為全部或部分由煙葉作為原材料生產的供抽吸、吸吮、咀嚼或鼻吸的制品。對照此標準,電子煙無論是從吸食方式,還是對其成分中是否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的判定,都完全符合煙草制品的特征,因此也應納入監管范圍之內。
電子煙,真是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鑒于產品自身情況而言,它便應納入煙草制品范疇內,在監管中,也應當一視同仁,當電子煙一同進行監管。
無論經是傳統卷煙,還是新型煙草,在城市控煙步履中,應該一步步摸索前行,完善監管機制,完善控煙條例,引導城市煙民自身的自覺,樹立文明吸煙的觀念。這樣,城市控煙就不再是一紙空談,而是真正有用的“最嚴控煙令”了。
文末彩蛋
今年的兩會已經開完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筆者對于兩會一些控煙提案也做了一些總結,來看:
全國人大代表何琳: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健康促進與宣傳教育所副所長何琳委員認為,建立激勵機制,讓模范產生示范將就,促進《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王辰:身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的王辰委員表示,要提高專業化戒煙干預水平,即按照醫學科學規律,開展專業化的戒煙干預,以提高戒煙功率。領導干部、老師和醫生是帶動全社會戒煙的重要力量,希望這幾類人群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利用關鍵少數人的失去,達到社會戒煙的目的。
全國政協委員李彥宏: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一是加快在國家層面出臺控制吸煙條例,二是加大控制宣傳,三是完善處罰體系分類分級處罰。
全國政協委員馮丹龍:現美國輝瑞制藥中國企業事務部總監,公司發言人,大連市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希望國務院盡快審議通過并實施《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件》,相關規定與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相一致,即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止吸煙。
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現任民進十四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進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民進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常委。我國應持續和定期提高煙草稅,以降低卷煙支付能力為目標,每五年左右調整一次,以促進煙草和全民健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